日期选择 logo

2024-06-11 第27,98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指尖打开端午,感受非遗魅力

在上海多处书香地标体验传统节日民俗文化

在朵云书院枫泾店,市民共享手作之乐。制图:张继 立体书《打开老房子——近现代建筑遗产修缮工艺》在上海首发。 (均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丝线在指尖翻飞,非遗土布变身造型别致的香囊,令人爱不释手;从明代“红地艾虎五毒回回锦”提取的纹样,复刻到五毒纹样刺绣包袋,斜挎汉服腰间不失为端午出游吸睛穿搭;在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打开老房子》新书首发现场,“水刷石武康大楼100周年特别款”脱模成功的瞬间,艺术家唐先生和一双儿女忍不住发出欢呼声……
      
       这个端午假期,走进上海多处书香人文地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活动,吸引市民读者上手体验传统民俗文化,在指尖直观感受非遗焕新的魅力,享受节日氛围的快乐。
      
       小香囊玩出大花样,端午元素融入书店、博物馆
      
       佩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之一,不但辟邪驱瘟,也能装饰点缀。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小玩意”,亲手缝制的香囊在当下“花式”变身,一件件颇具巧思匠心的手工艺品,被赋予了丰富内涵,传递着满满的美好祝愿。
      
       在朵云书院枫泾店,市民共享手作之乐,一块块蓝底的非遗土布,在灵巧双手间组合、折叠、拼贴,最终缝制成一个个精美的端午香囊,南瓜形、石榴形的外观别具一格。区别传统香囊,活动选用布料是松江非遗土布。元朝初年,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把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向百姓传授制作纺织工具的技术,使得松江布变得精致、牢固、美观。时至今日,土布已成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香囊缝得有点歪,但毕竟是自己一针一线做的,还挺有成就感。”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五年级黄同学举起手中的“战利品”,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和同学结伴而来,体味DIY快乐的同时也通过漏印方式在布料上印制图案,了解印刷原理——漏印制成丝网版后,覆在蓝印花布相应位置,用刮板将色浆刮过图案,色浆透过丝网版漏到布上,通过一定压力将染料通过网孔直接渗透印染到布料上,形成所需图案,敲打加固,晾干即可。随后在香囊内填充艾草等香料,动手缝制成香囊。
      
       民间谚语“端午到,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谓“五毒”即蝎子、蜈蚣、蛇、蟾蜍、壁虎,以此组成的纹样,与古人制衡相克的思想有关。作为以毒攻毒的法宝,佩戴五毒形象饰有驱邪避毒的寓意。古人认为老虎为百兽之长,能噬食鬼魅,配上五毒纹,正是老祖宗保平安的潮流样式。为了更直观感受传统服饰文化魅力,东华大学上海汉服版权中心联合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推出五毒纹样刺绣包袋。
      
       从明代“红地艾虎五毒回回锦”“红地奔虎五毒纹妆花纱经面局部”提取的纹样元素为包袋注入了灵感。在一体成型实验室,从设计到绘制,从选料到制作,市民一针一线见证包袋制作全程,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巧手“打开”老房子,非遗传承寓教于乐
      
       别出心裁的“打开老房子”修缮工艺体验暨《打开老房子——近现代建筑遗产修缮工艺》新书品读现场,一组组亲子家庭纷纷动手体验制作“水刷石武康大楼”,在专业工匠的指导下,孩子们在一件件成品右下角郑重落下稚嫩的签名。
      
       “反复的试验和探索,对小读者是生动直观的教育。他们由衷感叹,做一个模型不容易,工匠们修老房子更不易,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老房子的意识。”土山湾博物馆寿颖之说。
      
       有别于市面上其他建筑类立体书,《打开老房子》的主角不是房子,而是修缮老房子的传统工艺和背后的工匠。“这本书详细记录了老房子修缮工艺,传达了从‘建筑可阅读’到‘建筑可体验’的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新的视角。”《打开老房子》责任编辑陈屹说。
      
       水刷石,上海方言称“汰石子”,东南亚称之Shanghai Plaster,通过半露石子达到仿石的效果,是上海地区近现代建筑的代表性工艺之一。“文化遗产代表着地方精神。”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系主任孙云龙观察到,“现场那么多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感受水刷石工艺和建筑遗产之美,投入学习工艺流程,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尽可能使用真实的修缮材料,如水泥、颜料粉、石粒等;运用很多互动元素,包括可旋转的齿轮、可抽拉的纸条、可甩动的泥疙瘩等,都是展现不同修缮技艺的动作手法。一些互动性强的小彩蛋,比如揭开木窗的局部可以看到里面的榫卯结构等,希望让复杂的技术变得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打开老房子》作者张默告诉记者,书中几乎每一页都会出现很多“手”,不仅是画面中的“手”,也需要读者的“手”参与其中,去搅拌水泥、拉动百叶窗、斩剁石料,希望以此彰显理念——建筑遗产及工匠精神传承要落实到工匠手上,致敬默默坚守岗位的工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