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晨琰
戴上眼罩,在花园中静静待上20分钟……少年小华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惬意时光了。“我好像‘联结’到了自己,感受到情绪在体内流动。”小华所处之地,正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于日前揭幕的疗愈花园——愈园。
不久前,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公园20分钟效应”热潮,众多网友表示“亲测有效”。将公园“搬进”精神卫生中心,打造国内首个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健康疗愈花园,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也将此举措视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一次转型。
“让患者走出病房、亲近自然,院方或许要付出更多、承担更大责任,但只要对治疗有效,这件事就值得去尝试。”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陈发展告诉记者,帮助更多患者走出身心“樊笼”,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院方始终在破题。
孩子的青春期延长了
走进愈园,花香阵阵。
小华蒙上眼睛,视觉消失,听觉与嗅觉变得灵敏起来。“薄荷的香气阵阵袭来,旁边还有水流的声音,我的内心感到很宁静,烦恼短暂消失了。”在愈园中,与自然相遇,这是小华近来难得的体验。
去年起,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探索新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简言之,就是在传统医疗技术之外,尝试更多非药物干预心理健康的手段。依托风景园林和精神卫生学的交叉优势,院方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作共建愈园,试图通过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理治疗与精神康复的目的。随着愈园的开辟,康复治疗开始有条件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这对于患者而言帮助很大。
“相比20年前,如今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了大约1至2岁,但结束得却偏晚。这实际上意味着,孩子们的青春期延长了。”陈发展说,如果一个家庭系统“病了”、无法适应孩子的成长,那么最先出现症状的必然是孩子。这其实也从一个维度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的精神心理问题首发于青少年时期。
“小孩不愿上学,怎么会没问题?!”
从事心理治疗临床和研究工作多年,陈发展自觉,如今的孩子与以往不太一样,家庭关系的变化让孩子们面临更多的挑战。
他还记得,自己刚工作不久,就遇到一对夫妻带着八九岁的女儿来看病,主诉是孩子不愿意上学。彼时,他按照精神科的常规流程做了检查,并未发现孩子存在病理性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当时,我对孩子父母说,你们的孩子没有病。”让他没想到的是,那对夫妻马上反问道:“小孩不愿上学,怎么会没问题?!”
“那一刻,我被问住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毕竟这不属于精神科的就诊范畴。”可陈发展难忘那对夫妻焦虑无助的眼神,这份不安,促使他开始关注疾病之外的部分。
此后,陈发展师从同济大学精神医学和哲学心理学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开始研习家庭治疗。
陈发展慢慢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只对患儿进行干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只有进一步了解患者背后的家庭,很多疑惑、问题才会浮出水面。最典型的就是像“孩子为什么不肯上学”“孩子为什么抑郁了”这类问题,只有在交互影响的人际系统中去理解一个人,才可能找到破题的办法。
“当家庭系统过于僵化、失衡,关系中较弱或被动的一方就需要平衡权力分配,比如让自己生病,或折腾出一些事情来,这常常是家庭成员试图让原先的关系改变的一种策略。”他举例,有的家庭特别关注孩子学习,而孩子往往会厌学。
“其实,孩子的目的就是从这种有压力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发展自己。所以,要消除患者的症状,首先要调整家庭关系。”在陈发展接触的病例中,有些患儿住院经过治疗后,恢复了正常,可一回到家,很快又发病了,这是因为孩子的家庭系统,依然照旧运转着……
生命底色无法改变,那就尽量添上更多颜色
家庭治疗师李维榕博士曾做过一项实验,通过测量孩子的电生理反应来评估在什么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的情绪反应最激烈。结果显示,导致孩子情绪反应最激烈的,不是父母对他的批评指责或自己犯错,而是父母之间的冲突。
“孩子最牵挂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核心家庭最重要的关系其实是夫妻关系。有时候,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陈发展也进一步发现,有的孩子在家、却走不出家庭的“樊笼”,而被父母送到医院治疗,也一直感到被“四面墙”围着。所以,在常规治疗之外,让孩子们去自然中走走,赏鸟语花香,成了院方迫切的希望。
“让更多患者在愈园‘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置于自然中,去感受自我的存在,有助于提升心理复原力。”陈发展说,总有一天这群经过治疗的孩子会再回到家庭系统中,他们该明白,家给予的是生命的底色,但绝非生命的所有颜色。“不必纠结和执着于改变生命的底色,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在底色之上添上自己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