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31 第27,97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文化

回望这位海派“多面手”重新发现中国现代性进程

       ■本报记者 范昕
      
       在京剧改编、弹词创作、新闻媒介、小说翻译与影戏、侦探小说创作等领域均取得成就;对金石、文学、先秦诸子之说以及戏曲、传奇都有所研究,撰写多种相关学术著作,甚至编就两部大词典。才华如此多面的陆澹安,或是被忽略的宝藏海派文人。日前,集结125件照片、手稿、信函、著述、书法作品等史料的《澹远乐安——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启幕,从陆澹安生平、论学、说文、艺术、交谊等不同视角,揭秘他传奇的一生。其中大多数手稿、信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在业内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陆澹安重新发现上海以及海派文化的嬗变,发现中国的现代性进程。而挖掘、梳理海派文化正在申城不少美术馆之间形成共识。今年是吴湖帆诞辰130周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在筹备相关大展;刘海粟美术馆计划年内举办刘海粟书法大展,将首次使用全馆6个展厅,系统呈现刘海粟的书法人生;上海中国画院预计跨年推出来楚生、陈巨来、叶潞渊三位海派名家联展。当更多个案串珠成线,人们对于海派文化的理解将更加丰满、深刻。
      
       自如穿行于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成为海派文化的鲜活缩影
      
       除了与很多同代海派文人一样贯通古今中西,陆澹安尤为自如地穿行于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生动诠释着海派文化的一大要义:雅俗共赏。
      
       老式留声机搬进展厅,传来悠悠评弹声。弹词作家,是陆澹安最为人熟悉的一重身份。只见《啼笑因缘》《满江红》《秋海棠》《九件衣》《金玉奴》等陆澹安重要的弹词作品分别独享一个展柜的“排面”,既有斑驳、泛黄的影印本,也有以密密小字书就且不乏修改痕迹的手稿。其中1935年由他据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改编的弹词,首次以现代小说作为弹词改编对象,风行一时。共五册的《秋海棠弹词》手稿,是1945年他为“弹词皇后”范雪君编写的,一曲《恨不相逢未嫁时》日后成评弹经典唱段。一旁展开的长卷手稿,是陆澹安探索弹词艺术规律、总结创作经验,于1936年编写的《弹词韵》,小楷格外工整,可见东同韵、江阳韵等十多韵的内容。这部书成为现代弹词创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陆澹安对于俗文化的贡献,远不止弹词创作。他的小说创作,让他跻身“鸳鸯蝴蝶派”名家,具体而言,品类极为丰富,包括短篇、侦探“李飞探案”系列、长篇《落花流水》《百奇人传》等。
      
       晚年的陆澹安,从俗文学创作过渡到学术研究,撰写的著作包括《古剧备检》《水浒研究》《三国演义研究》《庄子末议》《列子末议》《吕氏春秋末议》《说部卮言》等。其中《水浒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专著问世的古代小说研究最早成果之一。展览中,《水浒研究》手稿节选了长近4米的内容悬挂上墙,颇为壮观。一并展出的还有1954年陆澹安与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签订《水浒研究》的出版授权与契约,约定出版时用笔名“何心”。凭借一人之力,陆澹安甚至编就《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两部大词典,这两种专业工具书在海内外学术界都有相当影响。展出的陆澹安于1980年3月1日写定的《戏曲词语汇释》序言,是他生前最后的文稿。
      
       持续进行的挖掘与梳理,打开日趋丰满、深刻的海派文化
      
       展览特辟“交谊”单元,以诸多带有手写温度的信函以及复现的陆澹安书房场景,打开陆澹安庞大、跨界的朋友圈。
      
       在陆澹安留下的大量信札里,呈现出那个大时代里新旧文化人、包括海外学者庞大的智识体系,几乎串联起海派文化史上最璀璨的名字:郑逸梅、严独鹤、丁慕琴、朱大可、潘伯鹰、周瘦鹃、施蛰存、张恨水、陈蝶衣、陆士谔、程小青、赵景深、吴湖帆、陈巨来、邓散木、刘海粟、钱君匋、陶冷月……此次展览中,能看到不少陆澹安与朋友的交游往事。
      
       例如,聂绀弩向陆澹安商讨《水浒研究》中关于《录鬼簿》的一处细节;郑逸梅托陆澹安为友人寻医……陆澹安与国外汉学家李福清、波多野太郎的往来书信,则透露他们经常讨论交流学术上的诸多问题,以及互相找寻自身学术研究所需书目。在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邢建榕看来,这个朋友圈活跃的社会文化活动,可看作研究当年海派文化的重要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