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31 第27,97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视点/综合

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筑巢引凤”,为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新路,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师资招聘进行中,明年9月将迎首批新生

滴水湖学校是所什么样的“新”学校

上海滴水湖学校(筹)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建筑施工,图为学校建设规划图。 (受访者供图)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张鹏
      
       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一所“未来学校”——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已经渐露雏形。从空中俯瞰,各种庭院式的学习活动空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穿校而过的春涟河两岸。
      
       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185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23.4亿元。根据规划,学校设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具备高标准寄宿条件。今年底,学校就将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明年9月,学校将迎来首批小学、初中新生。
      
       这所“未来学校”到底“新”在何处?承载着怎样的育人使命?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12年一贯制的长学制,又将带来哪些不同的学习体验?近日,记者专访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备组组长李志聪。他说,着眼未来人才需要,上海滴水湖学校将着力凸显新机制、新理念、新特色。这所现代化高品质未来学校,将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筑巢引凤”,为上海基础教育探索新路,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新机制
      
       三方共建,赋予学校充分办学自主权
      
       一座“年轻人的城”,已然成为临港新片区的“名片”。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特别是高级技能和知识人才在临港新片区安家落户,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是“硬条件”。
      
       呼应临港新片区老百姓对教育的期待,今年3月,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正式开工。这所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学校,办学起点颇高,将直接比肩沪上的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那么,如何按照理想目标,办好这所未来学校?在李志聪看来,新机制是推动上海滴水湖学校发展的保证。目前,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校务委员会由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三方组成,市教委分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指导、支持和服务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办学自主权,具体而言,包括学校的校园设计、课程设置、师资招聘等等。”李志聪介绍,今后,学校还将成立基金会,助力学校管理和发展更趋灵活。
      
       这几天,李志聪正在为动身北上做准备——他将到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宣讲,为新学校“招兵买马”。要知道,这已经是李志聪第九次率队“主动出击”,此前,筹备组已经先后前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国内顶尖高校开展宣讲。
      
       围绕师资招聘,李志聪坚持,一定要到每一所高校“现身说法”。“回忆你们自己的中小学时代,有哪些遗憾和不足之处?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期待的教师,就是要勇于改变这些教育教学中的不完美,把学校建设成为你们梦想中的学校。”这是李志聪发自肺腑的话语,也可以视作是学校师资招聘的“画外音”:比起高学历,“未来学校”更渴盼的是有共同教育理想和目标的“育人共同体”。
      
       在上海滴水湖学校(筹)的首轮招聘中,学校收到了600多份来自国内外高校优秀毕业生的简历。经过严格的简历筛选和预面试,6人进入了复试环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自剑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等成为“未来学校”的首批教师,今后,他们将分别承担初中英语、语文和数学教学工作。
      
       今年5月初,学校启动第二轮教师招聘工作,此次预计招聘49名教师,其中应届毕业生与成熟教师的比例约为1∶1。“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们又收到了600多份简历。一些来自上海市区乃至北京等外省市的高级教师也纷纷投来简历,表示愿意举家搬迁到临港,加入上海滴水湖学校(筹)的大家庭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社发处副处长、筹备组副组长张忠超介绍说,为了吸引具有教育情怀的教育人才,管委会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比如,对于引进的相关人才可以提供15万至15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对于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给予5万至1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等。在市教委和浦东新区教育局支持下,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正在向市、区相关部门争取,在给予学校充分编制保障的同时,创新用人机制和薪酬机制,适度提升教师待遇。
      
       新理念
      
       重构教学空间,呵护学生的兴趣
      
       在上海的基础教育界,李志聪名声在外。2022年,在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部长前,李志聪有着22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书记、校长的经历,见证了一所上海的头部高中发展壮大的过程。
      
       李志聪直言,中国的教育者从来不缺少智慧的育人理念,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最经典的教育理念。真正缺少的,是如何将育人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而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则将尽一切可能,办一所真正能成就每一个人的学校,“要创造各种可能,提供学生尝试的机会,呵护他们的兴趣发展。”
      
       理念的落实,藏于校园建设的一点一滴中。在上海滴水湖学校校园设计之初,学校筹备组就参与其中,从教育者的视野出发,为这所“未来学校”描绘梦想中的样子。例如,在空间布局上,校园打破传统图书馆阅览模式,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及各年级需求,将图书分散到各楼层公共空间,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得;打破传统的教室设置方式,在教室门口设置可以灵活安排各类活动内容的“厅”,这种“室外有厅”的新布局,有助于让学习随处发生;打破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室可分可合,满足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的多元需要……
      
       李志聪还记得,自己曾到美国一所顶尖高中交流访问,在这所仅有500人的高中,完善的体育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令人瞠目结舌,每天下午3点放学后,所有的学生都在各个运动场上参与各类体育运动。校长告诉他,学校每年经费的一半以上,都投入到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中。“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们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这些恰恰是我们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缺少的。”于是,在新校园设计之初,李志聪便提出一个要求:新学校要有至少能满足学生30项体育运动需要的活动场地。
      
       在上海滴水湖学校(筹)的规划图中,记者看到,这里将拥有两个游泳池、两片操场以及壁球、网球、击剑、射击、攀岩等数个专业体育运动场地。
      
       “我们鼓励学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李志聪说。
      
       新特色
      
       12年一贯制,让学生的成长多几分从容和淡定
      
       从事教育30多年,李志聪深切地感受到,当下的学生越来越“卷”,家长越来越焦虑。“从孩子进小学开始,不少家长就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临近毕业年级时,孩子们那更是刷题刷到天昏地暗,苦不堪言。”在李志聪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只会刷题的孩子会被时代淘汰。可以说,基础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作出改变的时候。
      
       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下,基础教育学校其实依然有探索的空间。不久前,李志聪到贵阳市一所中学学习考察,获得启迪。原来,这是一所当地中考成绩排名第一的公办初中。区别于当地大部分中学晚自习通常要到晚上10点左右,这所学校晚自习一般晚上8点结束,有时候甚至更早。“培养人才不能只靠刷题,提高教学的效率,才是育人的密码。”
      
       打破过分看重育分的模式,恐怕要从学制上作出突破。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是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根据目前的设计,将坚持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这样的长学制安排,优势是什么?李志聪一语道破:没有了升学焦虑,学生的成长就会多几分从容和淡定。而12年一贯制,也给学校教学留出更多自由的空间,探索更多的可能。
      
       按照李志聪的设想,未来学校可以让学生按照兴趣分组上课,也可以跨年级混龄上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人一张课表。“试想一下,如果有一部分孩子在数理逻辑发展方面比同龄人慢一些,数学基础不太好,我们或许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教学方案,让他读二年级时再开始上数学课,一年级的时间可以留给体育、艺术、语文等学科。这些教学上的革新和探索,只有在长学制的学校里才能成为可能。”
      
       在“未来学校”,学习的空间不仅是校园,也包括广阔的大自然、社区和企业。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傍海、临湖、依河,一望无垠,绿意盎然,沉浸其中,孩子们可尽情抒发天性;发挥临港新片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领域产业集聚优势,通过把课堂建在企业、社区和科研院所,打造科创特色课程,科学教育凸显“重思维、重动手、重实践”的理念,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按照规划,明年9月,这所“未来学校”将迎来首批新生。虽然这是公办学校,但并非通过划片对口入学的方式招收新生。李志聪介绍,学校将采用更符合临港发展需求的入学方式,选择与学校有着共同教育理念的学生和家长,家校共育、同向而行。
      
       未来已来。“我们从现在开始播种,十几年后,当学生从滴水湖学校毕业时,我们希望他们一个个都能成为身手有力、眼里有光、胸中有爱、心里有梦的时代新人。”畅想“未来学校”的未来,李志聪的眼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