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30 第27,97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综合/公告

华为云上海总经理张英梗——

构建产业生态圈,跃升数智生产力

张英梗(右一)正与华为云上海团队研究大模型的“上海方案”。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徐晶卉
      
       上海是华为在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大模型,还是数字化转型,这里都是标杆引领的实践地。
      
       过去四年来,华为云上海总经理张英梗带领团队持续耕耘,与生态伙伴一起构建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技术工具探索“城市智能体”,助力上海迈入全球智慧城市第一阵营;创建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AI)大赛,重视培养下一代人才,让“技术范儿”华为云与上海携手跃升数智生产力。
      
       让大模型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
      
       大模型,是当下技术流硬核企业的必争之地。华为云走在前沿,2021年发布盘古大模型,以“昇腾AI+鲲鹏”为算力底座打造AI全栈能力,如今即将升级到5.0版本。张英梗说:“华为做AI的方向始终是‘AI for industries’(工业人工智能),面向产业、面向生态。”这也是上海鲲鹏昇腾创新中心要做的事——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为千行百业赋能。
      
       上海是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张英梗带领华为云团队持续探索“医疗+AI”落地实践。去年,上海润达医疗“跑”上华为云。在盘古大模型加持下,润达医疗结合慧检助手的检验知识图谱和华为云的AI技术,推出医疗大模型“良医小慧”,构建起全球最大规模的医学检验知识图谱。
      
       这个案例很有意义。“在医疗行业中,检验报告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基层医生在诊断方面的经验和知识面有限,让患者看病都跑到‘京沪穗’三甲医院也不现实,因此,探索AI诊断和辅助治疗变得很重要。”他说,华为云盘古医学大模型“读万卷书”——学习了1600万本学术期刊等海量高质量非结构数据和100多万个临床病例经验,形成自己的结构化知识图谱。
      
       张英梗还带领华为云上海团队帮助润达医疗做定向开源,构建更高效的能力,如今“良医小慧”能应对超过4500个检验项目和2800种疾病,在10个科室真实病例临床报告解读问题中,综合准确性达到87.74%。张英梗说,这一大模型产品落地运用后,能帮助医生“行万里路”,对基层医疗的赋能作用明显,既能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也能解决医保问题。
      
       通过技术工具探索大城精细化治理
      
       今年“五一”前夕,华为旗舰店·上海南京东路历经一年半改造升级后焕新归来。这栋上海地标性建筑的前身是1935年建造的“哈同大楼”,后改名“南京大楼”。但当消费者走进去体验华为新品的时候,或许并不知道,这还是一栋有着“五感”的数字孪生大楼。
      
       2021年初,华为云与黄浦区联手为南京大楼打造数字孪生系统,上海也由此开启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试点。张英梗参与推动了试点全过程,他为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通过遍布大楼的传感器、5G技术、物联网技术,并配以不同的AI算法,南京大楼有了鲜活的“生命体征”,会议室有没有人预定、广告牌有没有松动、廊道里有没有人抽烟、人流量会不会触达限流的临界值……通过不同功能的传感器相互配合,让南京大楼“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网统管”界面上也能随时看到这些数据。“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化工具,探索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之间的边界。”张英梗说。
      
       城有千万楼,楼是最小城。小到一幢南京大楼、一个田子坊,大到浦东新区甚至上海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华为云助力上海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这个系统性命题。在张英梗看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跳”应是城市智能体,而这个智能体像一个变形金刚,由医院、园区、社区、商业楼等千千万万个“最小管理单元”构成,纵向可链接,横向可拓展,构建起一个云网边端协同、有温度的智能系统,让更多智慧应用可以在城市每个角落落地。
      
       张英梗表示,华为云在上海能碰到最好的客户,也能碰到最专业的“友商”,做好上海的事就能服务世界客户。
      
       人物小传
      
       张英梗,现任华为云上海总经理,全面负责华为上海云产业的市场销售、持续运营、产业和生态发展工作。既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领域拥有深厚操盘能力,又对行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深刻认知和理解,曾获评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