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葛 珺(上海船厂原副总经济师)
整 理:王宛艺(本报记者)
我喜欢那会儿的杨浦滨江,那是我被江风鼓起衬衫的青春;我更喜欢现在的杨浦滨江,齿轮、船坞一些历史元素被保留下来,“生活秀带”承载着我的乡愁。
我今年63岁。我的大半辈子,就对船感兴趣。我们家,三代都是船厂人。
改革开放那年,刚满17岁的我早早开启了工作生涯,进入了爸爸和外祖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上海船厂。从船厂的机修车间维修电工做起。刚进厂的时候,恰好是上海船厂发展走得最快的时期。那是1978年,我们船厂开始与国外设计公司搞联合设计,研发建造出我国解放后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中国第一座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勘探三号”。
可以说,从1949年到1993年,上海船厂的修船,一直是国内第一。进入21世纪,上海船厂开始批量建造中型集装箱船,那些年甚至供不应求,在国际造船业,我们有了定价权。
那个年代澎湃着一种自豪感。每天早晨7点半上班,杨树浦路“上海工业第一街”,一条马路上的工人上下班都是浩浩荡荡。我有时候去上海船厂西厂上班,也成为“自行车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杨树浦一带已有几百家各类工厂,纺织、公用事业、机器制造、造船等,是上海最大的工业区。
我们船厂还有自己的轮渡船。单位组织开联欢会,有时就在厂里的轮渡上举行,这可能算是上海最早的“浦江游览”,也是我记忆里对黄浦江的印象。那会儿真是新鲜劲足,尽管水质还不好,但大家都很开心满足,对黄浦江有一种莫名的情怀。
后来船厂搬迁到崇明区。很多工厂东西本来要扔,却有了转机,“好东西应该被保存下来”是大家的共识。门吊、齿轮、船锚等工业元素,就这样留下了。船坞上闪动的焊光、耳边响起的汽笛,那都是几代造船工人的日常和荣耀。
船厂搬了,但两座船坞及其周边的塔吊群成为滨江南段区域地标。
还有位于杨树浦路上的上海船厂浦西分厂,最早是创办于1900年的瑞镕船厂,后来成了英联船厂,曾是当时国内最先进船坞修船厂。保留下来的办公楼现在一楼仍是百年前的马赛克地砖,二三楼是木地板,都是老底子的样子。
去年11月,杨浦区邀请我来看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果展。展览就在原来西厂边的毛麻仓库。建筑东侧曾是上海船厂的船坞。来的那天,我特地在上海船厂的老厂区走了走。每每站在老厂区的位置,记忆就流淌出来,我会想到以前这些建筑派什么用场,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历历在目。
人是历史的产物,在时间中定位自我,靠积淀走向未来。我一直收集老照片,也会在自己的公众号、博客和船厂的同事群里发一些历史图片与厂区老照片。每次都会引起大家共鸣和反响。本以为这些历史只能通过老照片回忆了,没想到城市更新把过往和现在进行有机结合,让大家都能回来找找自己的过去。
一年多前,“长江口二号”古船被打捞出水,成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我很关注这事,它被装载在“奋力轮”上,驶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安家杨浦。进入船坞那天,我和一些老同事特地去现场,那时激动的心情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未来,听说这里将被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与考古博物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我会再回来看看,看一代代人是怎么把造船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