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27 第27,97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申城红色文化活动营造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浓厚氛围

深情回望,积蓄澎湃精神力量更好前行

       ■本报记者 李婷
      
       重返历史现场,跟着档案重走上海解放之路;在地铁换乘大厅,邂逅红色经典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于红色场馆展厅内的沉浸式话剧快闪中,感受跨越时空的青年对话;档案文献展、红色故事展演、红色舞台精品演出季接踵而至;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大型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等上海出品红色IP集结首发……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申城各类红色文化活动高潮迭起,以多样化的文艺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建刚表示,上海解放的伟大意义,正如毛泽东亲自修改审订的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所指出的:“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这座光荣之城开启了人民城市建设的历史新篇章。沪上近期持续推出的庆祝活动,既擦亮了上海“党的诞生地”红色名片,提升了上海红色文化显示度、亲和力与氛围感,也为申城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注入澎湃精神力量。
      
       提升亲和力,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双向奔赴”
      
       “75年前,正是在这一带,展开了上海战役市区作战中最激烈的战斗……”配合正在热展的“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一场名为“一江一河,见证1949大上海的波澜壮阔”City Walk活动日前从四川路桥南堍开启。在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副主任张姚俊的带领下,市民游客重走上海解放之路,在苏州河畔、黄浦江边回望75年前春夏之交的那段峥嵘岁月。邮政大楼、上海大厦、外白渡桥、中国银行大楼、海关大楼……每到一处曾经的浴血奋战之地前,青年档案人都会展示该地标的历史照片或档案仿真件,让参与者更添重返历史现场之感。“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全程参与的共青团员陈梦圆如是说。▼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提升市民群众对红色历史、红色地标、红色人物的知晓度与认同感,昨天下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年对话感染了在场观众。在4楼展厅的革命文物展陈区域,南洋中学戏剧社团与上海师范大学戏剧MFA研究生团队进行了沉浸式快闪戏剧演出,活动在《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所在展区收尾,于学生演员与观众共同高唱国歌声中达到高潮。极具感染力的场景,见证了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群体主动拥抱红色文化的“双向奔赴”。
      
       “在车上,邹凡扬把一包香烟纸盒拆开,在纸盒的背面迅速拟就了一条23个字的新闻稿:‘中国人民解放军今日凌晨攻入上海市区,大上海解放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昨天举行的红色故事展演中,第一个登场的音画故事《第一缕曙光》深深印在了三年级学生徐晞彤脑海中,她感叹:“革命先辈真是又勇敢又聪明!”观众中,还有特地从北京赶来的共和国同龄人胡继军,他是牺牲在上海解放战役中的英雄团长胡文杰之子。“以群众讲演的形式传播红色故事,很有亲和力,能打动人,尤其是年轻人。”他说。
      
       从丰厚史料中汲取养分,红色文艺温润心灵
      
       5月26日是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也是著名作曲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的94岁生日。吕其明10岁加入新四军,15岁入党,在19岁生日那天,他随华东军区文工团开进了上海,当晚他和战友们就睡在老北站的条凳上。第二天,上海宣告解放。昨天下午的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上海爱乐乐团奏响了他创作的经典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上海市市花白玉兰造型的穹顶之下,高挂起一面面五星红旗,激动人心的红色旋律为城市公共空间增添了一抹厚重。
      
       “红色基因是激励我不断创作的‘音乐密码’。”吕其明曾这样深情地说。事实上,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沛养料。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它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而成,自2018年诞生以来已经演出600多场,深受观众喜爱,平均上座率超九成,让“电波红”成为今日中国青年心头的“流行色”。今晚,同名舞剧电影也将揭开面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办首发场活动,邀请主创与观众观影、互动,并宣布电影定档,一起见证红色信仰的守护、革命精神的传承和舞台与电影艺术的融合。现场还将推出“红色电影之旅”线路、“光荣之城青年行”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发挥红色文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重要作用。
      
       大型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今天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首演,作品改编自作家海飞同名长篇小说,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为时代背景,讲述一心奔赴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如何在险象环生的上海坚守革命理想,描绘一代人的命运沉浮与悲欢离合。这一红色文艺创作的上海站首轮演出连演5场,随后将前往北京,在6月28日至7月1日献演国家大剧院。“红色经典致敬上海——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红色舞台精品演出季”,更是集齐37场红色演出、8场文艺党课,持续扩大红色IP的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