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20 第27,96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昆曲“非遗日”之际,上海昆剧团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两晚

今年“非遗日”,对“昆大班”“昆三班”意义非凡

       ■本报记者 王筱丽
      
       又是一年昆曲“非遗日”,今年却又格外不同。今年不仅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3周年,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剧演员“昆大班”从艺70周年,同时也是“昆三班”进入上海昆剧团的第30个年头。三喜临门之际,上海昆剧团5月17日—18日两晚在天蟾逸夫舞台举办主题为“姹紫嫣红开遍”的系列演出。“戏曲艺术重言传身教,上海昆剧在‘代际传承’方面有心胸,有远见。”文艺评论家方家骏向记者感慨,“传统艺术整体就是一个接力,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演出不仅让观众看到艺术的传承,也看到精神的延续。”
      
       国宝级艺术家集体亮相,展现“天花板”实力
      
       17日晚,“昆大班”从艺70周年暨“昆三班”入团30周年主题晚会率先登场,包括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张铭荣、张洵澎、计镇华、方洋、王芝泉等一众国宝级昆曲大家带来包括《玉簪记·琴挑》《水浒记·活捉》《邯郸记·三醉》等经典戏码。天蟾逸夫舞台观众满坑满谷,只为见证这场盛会。今年84岁的张洵澎演唱了代表作《雷峰塔·断桥》。“看到有这么多的观众,我感到非常荣幸,我选择的职业,我走的这条昆曲路,是对的。”她笑着对记者表示,“别人问我年龄,我常说自己48岁,我不愿意老,因为我还有许许多多传承的工作要完成。”计镇华则凭借《长生殿·弹词》再次展现了昆曲老生“天花板”的实力,恰逢生日的他兴致颇高,还为观众特地加唱一段【煞尾】。
      
       “我们的感情比亲兄弟、亲姐妹还要亲。”蔡正仁感慨。1954年,“昆大班”从艺学习昆曲,在中国昆曲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70年来,“昆大班”的表演艺术家不仅以卓越的艺术风范,对昆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成为中国昆剧承上启下、复兴繁荣的重要力量。如今,大师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逐渐淡出舞台,但仍在幕后为昆曲事业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在方家骏看来,“昆大班”与“昆三班”的开设都处于关键的时间点——前者为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流散的“传字辈”艺人聚集在一起,不拘一格招收具有艺术天分的学员;后者则在当时面临昆曲人才迫在眉睫的断档问题,“每一个昆曲历史的关键点,都有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挺身而出,这是上海文化的‘幸运’。”
      
       前辈手把手教学,昆曲传承接力有序
      
       当晚的演出中,观众不仅目睹“昆大班”老艺术家的风采,也看到了难得的师徒同台。1994年,“昆三班”进入上海昆剧团。30年来,他们肩负起“昆大班”的期望与传承,不仅继承传统名剧,也凭借各自的代表作在舞台上熠熠生辉。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张军等“昆三班”演员拿出看家本领,回溯他们入团30年的艺术成长之路,呈现这一代昆曲人守正创新的成果。
      
       阔别十年,上海昆剧团团长、来自“昆三班”的谷好好再度与老师王芝泉唱响《雷峰塔·水斗》。她难忘上世纪90年代首次和老师同台演出该折的情景。“老师演白娘子,我演小青。老师不断提醒,我们的动作一定要整齐,要像一个人一样。”谷好好说道,“之后我也演了白娘子,但只要跟老师在一起,我永远是小青。”
      
       相比于一场演出,这更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同学会。如今“昆三班”留在舞台上的演员不算多,但有不少人坚守在幕后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为昆曲事业发光发热。他们也集体登台,与演员们一起向观众致谢。“每一年我们都与戏曲同仁、曲友戏迷共同庆祝这一节日,铭记昆曲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今年喜上加喜,上海昆剧团每一位昆曲人也将继续怀揣初心,保护、传承、发展好这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谷好好表示。
      
       18日晚,折子戏集锦专场演出接力登台,以纪录剧场的形式精彩上演。演出以“昆三班”中生代演员为主体,“昆大班”老艺术家压轴亮相,“昆四班”“昆五班”优秀青年演员代表参演。面对不断更迭的观众审美,历史悠久的昆曲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希望收获更多观众。“昆曲的受众群体较以往已有了很大改观,这是注重观众、不断尝试努力的结果。年轻的‘昆五班’乃至未来的‘昆六班’在继承正统、追求发声科学化的同时,也要富有创意地打造精品。什么是精致的艺术、真诚的艺术,观众一看便了然于心。”方家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