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4黄浦马拉松的组成部分——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和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上海站)吸引了众多轮滑运动员和爱好者参加。 本报记者王竟成摄
本报讯(记者周辰)昨天早晨7点,伴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声,亚洲地区首个“轮滑+路跑”融合马拉松在外滩金牛广场开赛,第四届黄浦区市民运动会也同步拉开帷幕。
本次赛事以“轮炫黄浦 为爱奔跑”为主题,由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上海站)和上海企业四分马拉松赛、黄浦马拉松线上赛4项赛事共同组成,吸引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运动员和爱好者参加。选手们从外滩出发,穿过人民广场、淮海中路、中共一大会址、老城厢、黄浦滨江,全方位感受黄浦区的经典特色、文化魅力和美好环境。
2024黄浦马拉松在亚洲首次实现了“轮滑”和“路跑”赛事相融合,轮滑职业选手和普通路跑爱好者共同参与赛事。
其中,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是世界轮滑联合会本年度重点推广的赛事,也是全球6站巡回赛的首站,共有400多名中外职业轮滑选手参与。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上海站)则吸引了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千名轮滑运动员和爱好者报名,选手最小年龄8岁,最大78岁。
黄浦区有着深厚的轮滑运动基础,是上海“旱冰场”的发源地。2003年起,黄浦区倾力打造多个轮滑国际顶级赛事品牌,同时围绕赛事逐步形成轮滑产业生态发展的完整闭环。
比赛期间,还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终点处)设立了26个公益集市摊位,通过企业展示、互动体验、物品售卖等方式筹集善款,集市所得将捐赠给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用于帮助当地建造公共体育设施。
赛事组委会设置7个医疗站点和5个急救点,在赛道设置5组AED急救点位并配备相应的急救人员。在全赛道上共设置5个补给点。
黄浦区将充分依托此次马拉松比赛和即将在黄浦滨江举办的巴黎奥运资格系列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持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基层延伸,提升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聚焦体育赛事经济,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加快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