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是支撑优质剧目的根基,上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演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内容源泉。上海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足迹遍布全国。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 曹祎遐 郑旻涵
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演艺产业是当中的重要推手和突破口。目前上海正在深入推进“亚洲演艺之都”建设,“演艺大世界”作为核心示范区,其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在弘扬主旋律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塑造文化品牌、提升演艺产业能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应立足“演艺大世界”,以此为演艺产业的辐射“原点”,统合现有优质文化资源,吸纳新技术、新模式,拓展和优化演艺产业链条,发挥向长三角辐射作用,形成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演艺产业高地。
政府顶层规划赋能内容生产“软实力”
原创内容是支撑优质剧目的根基,上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演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内容源泉。近代开埠以来,伴随着频繁的商贸往来,上海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接纳了广大内陆腹地的移民;不同文化在上海汇集与交融,使得上海逐渐形成多元共生、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品格。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在这座城交相辉映、和合共生,打出了自成一格的独特城市文化名片。因此,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资源是上海打造具有国际传播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
在演艺产业的发展上,政府应加强内容引导,深入挖掘上海本土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故事、传扬海派文化、展现江南文化,并将其融入“演艺大世界”众多演艺空间的各类艺术活动中,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精品。上海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是当中成功的代表。这部由上海歌舞团制作的舞剧自2018年12月登台以来,足迹遍布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50座城市67个剧院,演出近600场,观众平均上座率超9成。根植于上海红色革命土壤,融入红色记忆、谍战氛围、青春色彩、浪漫情怀等元素,创新性地以“谍战+舞剧”的全新形式,让红色题材和当下社会产生碰撞和对话,是这部舞剧经久不衰的密码。
然而,尽管“演艺大世界”的剧场数量和演出场次均高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演艺新空间成绩突出,但是核心剧场数量相对较少,演艺项目的品质还未能达到世界标准。此外,上海人口数量是纽约或伦敦的3倍左右,但是剧场数量与年均演出场次仅是这些国际文化功能区的2倍不到。由于原创性优质剧目往往创作时间周期更长,从前期投入到后期“商演”要经历漫长制作流程,因而相比其他剧目类型,制作方在前期未能受益于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机会成本。
针对“演艺大世界”优质剧目供给的结构性瓶颈问题,政府的多元资金扶持与优质剧目内容的引导是重要良方。政府可以针对培育优质剧目设立“演艺大世界”专项基金,提高演艺产业资金扶持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从顶层规划层面提升资金对原创性演艺项目的培育、筛选能力和支持力度,形成资金调配的市场反馈机制。此外,应利用社会资本将原创性剧目导入优质社会资源和融资通道,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共同助力演艺产业优质作品培育和产业升级。如借鉴百老汇的做法,重点引入原创剧、本土剧、小成本剧演出,为其提供低成本剧院平台,以政府补贴、企业赞助、公益捐赠等形式提供票价优惠,有效控制戏剧投资风险的同时,提升演艺产业活力,“试演”成功后再转入商业性大型剧院演出。
数字科技发展提供演艺产业“强基建”
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支,也是上海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重要发展环节。从演艺产业的供给端看,推动文化数字化新基建,打造适合演艺产业发展的数据收集、传输、治理、分析、应用的数字化底座,将有效助推产业数据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譬如,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剧场之间底层数据收集和共享,有利于打破不同类型剧场之间演艺信息壁垒,快速整合演艺资源。由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剧院首推的“现代剧院全环节管理维度框架模式”就为探索新时代剧院管理模式提供了“上海样本”。以基础性指标维度和成长性指标维度两个框架为基准的剧院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已率先在艺术中心所属剧院实施,这有效完善了演艺市场的底层数据构建,使政府和演艺机构共享充分的市场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机制及时获取市场反馈,整合演艺资源。
尽管如此,在“演艺大世界”成立以来的较长时间中,票务系统收集和底层数据分析能力向来偏弱,不同类型剧场之间票务信息、上座率、演出场次等演艺信息存在隔阂,成为优化区域演艺资源配置的瓶颈。借鉴国外知名剧院经验,“演艺大世界”还可以通过整合票务系统,建立透明化、标准化的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并将榜单体系、产品展示、衍生品销售等数据一并纳入数据系统,形成综合的数据分析体系。此外,拓展新媒体平台与剧场票务的链接途径,刺激更多游客转化为演艺消费群体。通过票务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反映区域消费水平的指数体系,推动未来演艺产业大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从而厘清消费增长点,明确政策扶持方向,优化演艺产业结构。
从演艺产业的需求端看,以新媒体作为技术载体,通过流量扶持,推介演出资源,通过剧目互补、宣传互动、活动互惠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喜好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发挥“长尾效应”。当前,“演艺大世界”缺乏与新媒体开展合作的机制和对接入口,无法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科技手段与内容创造能力,放大演艺产业的传播力与辐射能力。未来,上海演艺产业应更多利用平台联动,串联上下游产业链,强化相关配套服务机构之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可以借助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的创作与运营能力,在新媒体平台上增设演艺模块,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使国有、民营院团、科技企业之间展开交流、分析和合作,增强艺术体验,形成观演-互动-消费的市场闭环,推动商旅文融合。例如,“小红书”推出的“马路生活节”就是一次线上线下联动、国企与民营机构合作的成功案例。
商旅文相融合拓展演艺消费“新空间”
“演艺大世界”作为全国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剧院集聚区,如何借此更大范围推广和普及戏剧文化,加强品牌宣传,这需要转变“开场迎客,落幕送客”的传统剧院运营思路,拓展剧院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演艺大世界”的商旅文结合促进消费和产业升级已初具成效,许多新建剧院除了具备传统的演艺空间,还自带商业空间、会议空间、展览空间和餐饮空间等,为文化、餐饮、旅游等多元业态共振提供了可能。围绕剧目的个性化内容,开展讲座、集市、展览等周边文化活动,能进一步地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培养观众的文化消费习惯。例如,上海大剧院在《舞夜巴黎》演出期间就安排了“演前谈”“对话大师”“大师工作坊”等活动,使得市民观众能够近距离接触感受艺术活动,这不仅把和艺术家的交流延伸到台前幕后,而且很好地满足了观众们艺术体验和美学教育等多方面个性化需求。
相比多元的剧场空间为观众个性参与提供了客观条件,创新演艺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则有可能带来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尝试摆脱传统舞台与观众席的主客体剧目呈现方式,将观众和坐席也纳入戏剧创作,《不眠之夜》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观剧方式,将戏剧、舞蹈、现场乐队、艺术装置等加以融合,引导观众走进戏剧世界,随心所欲地自由探索喜爱的场景和角色,收获与众不同的观剧感受。在VR、XR等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演艺产业也搭上了数字转型的“翅膀”,创新的剧目体验方式也为文化新消费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科技体验装置不仅能提供崭新的虚实结合的交互体验,更能发挥不同业态模块和产品组合的灵活性,创造出更多主题丰富、场景多样、感受强烈、互动真实的文娱产品。“X-META|机遇时空”国潮元宇宙主题乐园就为剧场项目与多元业态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板,其以“风起洛阳”等多个虚拟现实全感剧场项目为依托,形成了沉浸互动剧场、AI剧情摄影馆、元宇宙剧场、国潮文化街区、数字艺术馆等多模块组成的文化消费新生态。
推动上海演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多元资金扶持,加强优质内容引导,联动网络平台合作,拓展商旅文融合的范围。建设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演艺产业高地,不仅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国有和民营演艺机构、演艺新空间、新媒体以及高等院校多方协作关系,协同创新点亮“演艺大世界”演艺之都的核心示范区,擦亮上海城市文化名片。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