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2-16 第27,87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综合

颛桥桶蒸糕创新食材优化体验,唤醒了非遗也留住了乡愁——

龙年第一炉桶蒸糕,年味中有憧憬

颛桥桶蒸糕非遗传承人、80后的沈静在工坊制作桶蒸糕。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祝越
      
       昨天是正月初六,凌晨5点,闵行区北松公路上的吉吉巷桶蒸糕店忙活开了,雾气蒸腾间一个个桶蒸糕伴着杉木香气出炉。
      
       颛桥桶蒸糕是市级非遗项目,口感有独到之处,在大米、糯米磨成的糕粉内拌入红枣、核桃,一口下去香甜软糯。新春做糕点是颛桥地区的传统,如今小店所在的颛桥镇正开启“非遗唤醒计划”,结合桶蒸糕制作技艺,以一季度一主题举办相关系列活动。
      
       让绵长的记忆历久弥新
      
       “糕”“高”同音,寓意事业发展节节高。迎新吃糕也是上海年俗中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80后传承人沈静从小看着家里老一辈做桶蒸糕,希望在工作之余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来,于是创业开店,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传统的桶蒸糕呈直径30厘米、厚10多厘米的圆筒形。沈静尝试新造型,定制更利于切片的方形模具以及“一口一个”的迷你版模具。不管造型与大小,做法上沈静遵循传统。
      
       配成一定比例的糯米、粳米,先浸泡5小时以上,才能磨粉。随后,掺入适量白糖反复揉搓,静置三四个小时“醒一醒”。“新春气温降低,醒面的时间就需更长。”
      
       蒸糕环节是重头戏,最考验眼力和手感。沈静坚持用传统杉木桶当容器,随着蒸汽上升,多余的水汽被木桶吸收,糕体也能自在“呼吸”。等到水烧开,满屋蒸汽氤氲,将一层米粉、一层白糖均匀铺在桶里。铺粉的时间和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入口的甜度和黏度。20分钟后,糕已有八九成熟,揭开盖子,再增添红枣与葡萄干点缀,糕完全蒸透后,取出木桶将糕倒扣在案板上,一块白白胖胖的桶蒸糕大功告成。
      
       桶蒸糕的味道对颛桥人来说,早已变成一种乡愁。而沈静的坚持就是在这份绵长的记忆里多加一点料,让它历久弥新。
      
       新春开业后订单不少,沈静在小店前后忙活,蒸汽锅时刻不停,柜台台账簿上写得密密麻麻。“有的是打电话,有的通过微信,有的顾客直接上门,一天卖100多块糕,从早忙到晚,这也是糕店的年味。”
      
       “桶筒都是爱”创新非遗体验
      
       食客中也有不少为了沈静今年创新的乌米八宝饭而来。用南烛叶汁浸泡白糯米成为乌米,加入少量高浓度白酒,进一步提香。在上锅蒸制时,桶蒸糕的杉木桶是特色,经过精细的蒸制,乌米饭软糯可口,再与红枣、葡萄干、核桃仁等丰富配料相结合,打造出一款别具一格的八宝饭。看似简单步骤,每一步都凝结着沈静的坚持和用心。“猪油自己熬,红豆沙也是加入猪油熬的。这样做出来的八宝饭才是本地人一直钟爱的软糯香甜。”
      
       桶蒸糕制作技艺于2015年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前,沈静成为区级非遗传承人。自此,她在坚守桶蒸糕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口味和呈现方式,以满足现代食客的多样化需求。
      
       “桶筒都是爱”系列活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沈静看到了传统技艺拥抱科技之后的魅力:借由动画形式,以拟人化形象展示和推广桶蒸糕制作技艺。同时通过非遗儿童剧的形式进行互动融合,为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带来全新的非遗体验。颛桥镇尝试将海派文化与本土民俗有机融合,旗袍秀、老上海传统怀旧市集,转伞、腰鼓、桶蒸糕、剪纸,让参与活动的居民了解颛桥本地多元特色文化。
      
       这个春节,沈静不仅推出大礼包,而且在产品包装上精心设计了一番。她还开出网店,通过拍摄制作桶蒸糕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新年愿望很简单,希望从现在的3只炉子变成6只炉子,想把这个传统美食延续下去。”她坦言,非遗传承并非易事,但她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将这份传统美食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