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小波
在中国,龙象征着祥瑞和吉兆,龙文化源远流长。农历甲辰新春,城乡处处张灯结彩、舞狮舞龙,祥龙兆福、物阜民丰,而在沪郊的一些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及民间艺人手中,以文化贺新,以非遗寄意,龙元素作品更是竞相绽放,新春民俗,有龙则灵。
“小白龙”喜迎“本命年”
金山区吕巷镇“小白龙信俗”是国家级非遗。龙年到,“小白龙”迎来“本命年”。为此,吕巷镇精心策划了2024年春节主题系列活动——“趣吕巷·集龙送福”,游客依据“寻龙地图”游园打卡,参与“寻龙集福”游戏。园内共设有农夫超市、三篱巷、骊珠舫、湖心岛、游船码头、五彩桃林、瑶池、世外桃源、金石蟠桃园、白龙糕体验店等10个打卡点位。每到达一个点位,游客们都可以获得一枚相应的“龙”形印章,而集齐10种不同字体的印章,可兑换一份精美的龙年福礼。
吕巷白龙糕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传承千年的“小白龙信俗”稻作文化,成了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小朋友们可以动手参与白龙糕的制作过程,了解白龙糕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与此同时,漾域房车露营营地还推出“小金龙”咖啡,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新的咖啡体验。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氛围,共同迎接充满希望和美好的龙年新春。
苏绣龙遇见青铜文化
萌萌的大眼睛、有棱角的身躯、金灿灿的爪子,这一联名款苏绣作品《青龙滚绣球,好运在后头》由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碧娴与青年版画艺术家付永康的正见艺术工作室合作创作。
陈碧娴介绍:“前不久双方聊起苏绣起源的故事,得知商周时期就有刺绣文身出现,便萌发了做一条最古老的龙的想法。”这条龙的原型源自四川三星堆青铜器的一个龙纹图案,为将底稿上龙的色彩准确还原,陈碧娴向付永康咨询如何调配颜色,不停地配色、试色、修改。为了表现青铜器坚硬、棱角分明的特点,她还特地调整针法的使用,终于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青铜文化与苏绣文化相结合的魅力。
此外,陈碧娴工作室还创作了双面绣作品“五龙戏珠”,由两个人从正反双面同时绣,采用蜀锦包边,寓意五福临门;盘金绣作品“福龙”将金线用金丝一点点压在布料上,这种平金工艺,寓意以画入福。▼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海派盘扣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海莹,则设计并制作龙年系列盘扣作品,以文化贺新,以非遗寄意。张海莹介绍,为了创作,他们去震旦博物馆采集素材、寻找灵感,龙牌的灵感就来自于战国时期的古玉。张海莹还从典籍中追寻龙的传奇故事。为了让盘扣的图纹与古玉上的更贴合,她专门请美术老师描绘底稿,根据情况调整线路走向,让作品不失寓意和造型。
“盘扣技艺要将图案演变成线条,被称为一根线的艺术。”张海莹说,“传统的盘扣主要使用在衣服的领口、袖子上,如今还可以做成侧挂、耳线等饰品,甚至变为艺术品陈列,这样的非遗作品能让中国的春节更有传统年味。”
而在嘉定区马陆镇居民李怀兰的巧手下,一个憨态可掬的布艺龙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从用竹片搭建龙骨架,到剪裁拼接布料制作龙身,再到添加配饰点缀龙须、龙尾等细节,李怀兰整整忙碌了5天。“做龙骨架的基础来源于我曾经做过风筝骨架,工艺上有一点相通,手工布艺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将两者结合。”李怀兰告诉记者,“我放下家务,每天忙到晚上10点半。”制作过程中她不断调整最好的呈现方式,终于赶在龙年新春在嘉定竹刻博物馆展出了。
烙铁画达人“火针”绣百龙
金山区朱泾镇烙铁画爱好者焦永兴,用他特殊的“画笔”——电烙铁,创作了一幅《百龙图》。整幅画卷长达10米,百只祥龙跃然纸上,外形不一、姿态各异,有的傲然昂首、有的蜿蜒遨游、有的戏火龙珠,惟妙惟肖。“不同于其他生肖,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刻画起来难度比较大。”谈及此次的创作,经验丰富的焦永兴也不禁感慨,龙须、龙鳞这些细节在烙的时候必须特别仔细,每一条龙的刻画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整卷《百龙图》耗时4个月。
这已经是焦永兴连续创作的第9幅生肖烙铁画,“龙是我们中华民俗的象征之一,有着很好的寓意。”焦永兴回忆,初次接触烙铁画是在十多年前,一次旅行途中偶遇有人在树根上用电烙铁烙画,他很感兴趣,便开始尝试。焦永兴的烙铁画技艺全靠自己摸索精进,可谓无师自通,这也得益于他的国画和书法底子。十多年来,焦永兴以烙铁作笔、以温度为墨,先后创作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等主题的系列烙铁画作品以及多幅长卷作品。退休之后,焦永兴每周还前往社区开展烙铁画公益课,让更多人接触、喜欢上烙铁画,让这门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龙年新春,舞龙、画龙、制作龙模型、学做龙灯、学蒸白龙糕……在沪郊许多文化活动场所,增添一些龙元素成为老少咸宜的活动。“龙”深深扎根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