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蓓华
2月6日晚,在农历大年三十即将到来之际,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欢乐春节”活动之“品味中国年夜饭”烹饪课,8名德国学员满怀喜悦来到中心,学习中国年夜饭特色佳肴的制作,体验包饺子,品尝年夜饭,共迎龙年新春。
中心工作人员首先结合视频短片《我家的年夜饭》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国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特指农历除夕的晚间正餐,不仅代表阖家团圆,也有很多美好的寓意,象征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中心厨艺老师龙玮根据春节食俗为本次烹饪课精心设计了偏向中国南方饮食习惯的春节年夜饭特别菜单,包括冷盘桂花糯米藕,主菜松鼠鱼、梅菜扣肉、草菇油菜,主食饺子以及甜点酒酿汤圆。
学员们对老师精湛的厨艺及耐心负责的教学态度赞赏不已,认真将食材种类、调料分量、烹饪步骤等做好笔记,不时提问,重点环节还会拍照记录。在包饺子的环节,龙老师手把手教学员们和面、擀面皮和捏制,学员们认真学习,忙得不亦乐乎,在老师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饺子的制作。
当晚的文化中心充满着过节的喜庆气氛,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中国结、窗花、福字、“吉祥龙”玩偶等充满了浓浓“年味”。所有菜肴烹制完成后,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品尝中国年夜饭美食,品味温热的绍兴黄酒女儿红,举杯共庆新春佳节,齐声共贺“龙年大吉”。
德国学员们对本次烹饪课赞不绝口并纷纷向厨艺老师表示感谢。学员雷曼女士是路德维希菲尔德市德中友好协会的主席,她表示,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感兴趣,对本次烹饪课期盼已久,中心的年夜饭烹饪课将美食与文化完美融合,不仅让人体验了舌尖上的中华文化,也对春节的习俗及阖家团圆的理念有了更深入了解。
学员格拉夫先生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参加了当晚的烹饪课,他表示,自己十分喜爱中国,曾去中国旅游过,对那里的美食与美景念念不忘,今晚的年夜饭烹饪课充分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蕴含着多种美好寓意,藉此机会也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龙年大吉。
这堂让德国朋友大饱口福的烹饪课只是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在春节期间举办的多场“欢乐春节”活动之一。日前,在柏林红色市政厅隆重举行的“欢乐春节·分享山东”新春音乐招待会现场也是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沿着红色地毯步入活动大厅,墙上悬挂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格外醒目。文化中心武术教师带领队员们舞狮迎宾,两只神采奕奕的狮子摇头摆尾、憨态可掬,吸引中德来宾纷纷合影留念。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吴恳大使夫妇、柏林市政府国务秘书弗洛安·豪尔、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及柏林各界近300位嘉宾出席了这场活动。
除此之外,1月18日晚,《山东农民画》展览开幕式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1月25日,“龙年说龙知民俗”文化沙龙活动向参会者介绍了“龙”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内涵和意义;在2月15日和24日元宵节,还将分别举办古琴音乐会和“走进中心过大年”活动。 (本报柏林2月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