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哲
金龙迎春。一个真切可感的事实是,今年上海年味更浓了。“一路繁花,全城寻龙”包含了200多项活动——是城市文化供给带来的“氛围感”。置办年货、打卡年味街景的人也多了——是浸润浓厚商业文化的“参与感”。最感慨的,是吐槽“年味儿淡”的声音少了,倒是年轻人复刻传统年俗的短视频屡登热榜——是我们给自己的“仪式感”。热评说得好:童年的年味是长辈的仪式感给的,现在我们变成了要从接受年味变成创造年味的人。
是呵,年味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这过节的氛围感、参与感与仪式感。感怀不如躬行,把记忆碎片变为一件件可感可知、传递幸福的小事,把年味从红火火的街头巷尾,迎进暖堂堂的屋里厢。
重拾过年仪式感,是延续美好记忆的精神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丰沛的当下,“年货清单”被小红书达人置换成了“仪式感清单”,讲究起除尘的顺序、福字的正倒。恍然明白,原来童年不胜其烦的年俗所承载的,尽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期许。▼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重拾过年仪式感,是承上启下的责任使然。社会建设中,青年一代渐成中坚力量。在家,他们也从初一赖床贪睡的那个,成了叫早煮汤圆的那个。责任,是抵挡风霜雨雪,也是续写家风美德。当孩子问起自己背诵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时,把孩子扛在肩上,教他们亲手把桃符贴在门上吧。带着爱的文化滋养,足以令他们铭记一生。
重拾过年仪式感,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当“过春节”在地球村渐成风尚,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成长于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未来一代,将会走向更远的世界、更大的舞台。到了那时,讲好“中国故事”,或许就要从答好“春节何以成联合国假日”开始。因为,平视世界的底气,从大国崛起的硬实力里来,也从创造一个家庭的文化记忆、传承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形塑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而来。
把年味传下去吧,因为那便是把对家国的美好祝福传下去,因为那便是把对创造美好明天的勇气与希望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