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舞台剧《长恨歌》上海话版剧照。尹雪峰摄
■本报记者 王筱丽
时代发展的风云变迁、弄堂里巷的吴侬软语、海派男女的风情百转……电视剧《繁花》的强势“盛开”燃起了更广泛的人群对上海和这座城市文化的关注和热情。上海故事的升温不仅在荧屏上,这股热潮在舞台领域也同步涌动。上海话版舞台剧《长恨歌》首轮15场演出一抢而空,加演两场后同样迅速售罄。近日,《繁花》《魔都俏佳人》《蒸蒸日上》等舞台作品也陆续开票,延续上海城市文化的热度。
“多种文艺样式的城市文化IP在市场中引起反响,这不是一种偶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对记者表示,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人的生活风情与风貌,这都是观众感到亲切并渴望看到的内核。一条马路、一份小吃、一座建筑的走红只是缩影,其背后是大家更愿意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形成的联合集聚效应为整个城市代言。
在追《繁花》的过程里,荣广润被剧中的真实性打动,“里面的道具、场景没有经不起推敲的。这对舞台创作同样有所启发。”他提醒,沪语并不是“制胜法宝”,故事质感与作品质地才是关键。语言只是媒介,语言所讲述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才是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要素。
富于烟火气的生活图景,串起沪上往事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的《繁花》,不仅衍生了让黄河路登上网络热搜的电视剧,也成就了现象级舞台剧。早在2018年首演之时,舞台剧《繁花》就是城中风头一时无两的舞台剧,多轮演出仍旧坚挺的票房让其获得了“沪上社交硬通货”的头衔。今年3月底,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又将迎来新一轮演出。本周一上午正式开票后,因为大量用户涌入,服务器一度瘫痪。仅三小时,票房就突破200万,目前在匀速增长中。
相较电视剧,舞台剧更贴合原著的故事,在上世纪60与90年代两条时间线交叉跳跃,将三兄弟阿宝、沪生与小毛从“相识到绝交”的过程作为全剧线索。演员们全沪语演出,舞台上丰盈绽放各色各样的人物魅力,用一个个富于烟火气的生活图景,串起沪上的浮华往事与时代传奇。墙内开花墙外亦香,舞台剧的魅力不止于上海,在北京、香港等地上演时同样火爆。
在《繁花》上演的剧场,常能见到父母与子女结伴而来。不同代际的人相邻而坐,看旧时光里的生活如何一步步延续,直至自己生活的当下。剧中饰演“小毛娘”的资深演员张芝华就曾表示,“作为上海人,演上海市民的故事,非常幸运”。导演马俊丰将上海的城市基因比作《繁花》故事目光所及最远处的画布,“城市是流动的,人来人往,一个个故事发生,但这块画布永远都在”。早在项目之初,《繁花》便定下“舞台连续剧”的创作概念,以三季的体量完成小说的舞台演绎。据了解,舞台剧第三季剧本今年将启动孵化,预计明年首演。
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制胜法宝”
“再看还是很兴奋,台词用沪语说显得自然,让人舒服。”上海话版《长恨歌》首演那天,原著作者王安忆坐在台下,她细心地观察到演员们在台上的用词,“很地道,我想一定是有高手在指导”。这位“高手”便是滑稽戏名家钱程,在正式建组前的剧本朗读会上,他就提出要求,希望在上世纪40年代的场次中,演员们能够多使用一些上海话的尖团音,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比较讲究吐字发音。随着剧情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发音可以稍微松一些。
煤球炉、缝纫机、热水瓶、核桃木家具……《长恨歌》的舞台充盈着上海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从小在石库门长大的舞美设计徐肖寰打造了舞台上方波浪形的屋顶,用多媒体投射出老虎窗,沪语更是为这三个半小时的“戏剧场”增添了氛围感。台上导演周小倩从20年前就伴随舞台剧《长恨歌》一路走来,当第一次在排练厅听到演员用上海话对戏,她忍不住惊讶,“语言一变,完全不一样了,我像重新接触了一个戏”。语言对于舞台艺术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坐在台下三个多小时,没有产生一点疲劳感。”在荣广润看来,方言作为媒介,强化了观众的感官享受,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也使其更易被接受。
在电视剧《繁花》热播之前,其实已经有不少文艺作品以沪语讲述上海故事。电影与音乐剧《爱情神话》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灵动与鲜活、方言话剧《雷雨》以别样的方式再演曹禺经典,均收获了业内外的良好反馈。如今,乘着电视剧《繁花》的东风,海派风情吸引来更多关注。
台上的南翔小笼氤氲出热气,台下的观众席同样热情洋溢——近日,大型原创滑稽戏《蒸蒸日上》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四场,几乎场场一票难求。作品聚焦非遗传承,以一家点心店的历史变迁和两户人家几代人的命运纠葛,串联起上海南翔小笼100多年的发展史。
下月初,由何赛飞、郝平、茅善玉、赵志刚、毛猛达等主演的首部沪语贺岁剧《魔都俏佳人》也将揭开帷幕。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汇融通,这座巨大的富矿值得更深度的发掘,期待更多原创IP为上海这座城市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