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摄影 袁婧
■钱立富
2024年元旦当天,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响,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向着蔚蓝的大海逐浪前行,中国邮轮产业由此翻开了历史性一页。
微信、看片、玩“掼蛋”
说“爱达·魔都号”是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恰如其分,邮轮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高度72.2米,有24层楼高。当然,5G网络的加持也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海上娱乐体验。
作为“爱达·魔都号”邮轮的网络运营商,上海电信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在邮轮的热点区域部署5G室内天线,并于邮轮核心机房部署轻量级5GC核心网,打造邮轮本地5G网络与船上WiFi相融合的网络环境,为用户带来新型、优质的上网体验。
此次“爱达·魔都号”的首航乘客中,不乏经常乘坐邮轮旅行的游客,但对他们来说,新奇的网络体验,却是头一遭。游客们普遍反映,相比此前乘坐邮轮出游的经历,“爱达·魔都号”的上网体验好了很多,“微信等手机应用都全程在线。”
除了利用“5G+WiFi+卫星”为游客提供互联网服务,保持网络畅通,在“爱达·魔都号”上,上海电信还提供基于本地无线局域网络内的影视、游戏等内容服务。
游客只要连接邮轮的本地网络,就可以访问上海电信部署的本地服务器,观看天翼超高清的影视剧、相声、卡通等节目。“节目内容颇为丰富,有最新上映的电影、剧集,也有经典老片,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观看需求,而且访问本地内容的速度也非常快。”一位首航乘客表示。
除了看片,亲朋好友在邮轮上相聚,打游戏也是不错的消遣方式。扑克游戏“掼蛋”近年来非常热,在“爱达·魔都号”上,游客通过本地网络就能访问游戏资源,在线玩“掼蛋”等游戏。
邮轮上的“电信人”
聂朋,浦东局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心交付经理,他是“爱达·魔都号”上的一位特殊乘客,也是首航旅途中的通信“守护者”。聂朋无暇欣赏大海的美景,因为他的职责是提供现场通信保障。
“哪里有需要,我就要去哪里”,电话那头,聂朋的声音清晰地传送过来。
“参加首航的游客中,不少是老年人,他们对如何连接和使用邮轮上的网络并不熟悉,所以我经常要去帮助他们。如果游客房间里的网络、电视、电话出现问题,也顺带帮忙一起提供服务。”聂朋说道。
通过边缘计算能力,船载轻量级5GC核心网会判别游客所访问的应用是否位于本地,如果是在本地,就可以通过邮轮上的5G和WiFi网络高速访问;如果游客访问公网应用,则需要通过卫星进行传输。
“卫星带宽资源比较有限,所以在访问公网应用时的网速不可能像在上海城市中那么快。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微信文字聊天、语音聊天都很流畅,游客即使身处茫茫大海,也能与陆地上的亲朋好友保持畅通联系。”聂朋表示。
2023年12月底,来自船舶、电信、机电等产业工会的10余位全国和上海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组成的劳模代表团参加了“爱达·魔都号”邮轮正式首航前的第二次试运营,上海电信高级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徐珺就在其中。多年前,徐珺自己也曾乘坐过远洋邮轮,“那时在大海上,通信就完全中断、失联了。这次不一样了,网络保持畅通,在邮轮上还能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随时待命,保障网络畅通”
早在2023年5月,聂朋就开始接触“爱达·魔都号”项目。在此之后,这艘国产大型邮轮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他几乎都在现场见证。
“去年7月份邮轮第一次出海试航、去年9月份第二次试航,我们电信团队都参加了,并在邮轮上测试网络环境。”聂朋说,在去年12月举行的“爱达·魔都号”邮轮短线试航和全流程试航中,聂朋也都全部参与。
对于眼下这次意义非凡的首航,聂朋反而显得颇为平静。“每天都在忙工作,其实和岸上差不多,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我在邮轮上随时待命,保障网络畅通。”聂朋说道。
作为一艘智慧邮轮,在先进通信技术的加持下,“爱达·魔都号”未来会给游客带来更多新体验,比如沉浸式互动演艺、数字多媒体空间等,也满足网络直播、宾客摄影、电竞赛事等一系列场景需求,而上海电信的网络守护也将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