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1-06 第27,83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上海越剧院首携“四大经典”整体亮相国家大剧院

上海越剧院正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全面展现越剧的艺术风采。图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上海越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王筱丽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八相送”“琴心”“青青柳叶蓝蓝天”……这些脍炙人口的越剧唱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响起。1月4日—7日,上海越剧院携被公认为中国越剧“四大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赴京演出,首次全方位整体亮相国家大剧院。
      
       看家剧目与纷呈流派的背后,是梯队式的演出阵容为越剧的当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与学生共同主演《祥林嫂》,到新晋中生代与“第十代”优秀青年演员挑起大戏,都展现了越剧艺术的活力涌动。“越剧宗师及前辈艺术家们用至真至诚的品格、明德至善的情怀留下了大量具有时代精神的名篇。是观众与市场的认可造就了‘四大经典’,此次晋京,我们以剧带人,让京城观众看看越剧剧种和演员的风华正茂。”上海越剧院院长吴巍信心满满地说。
      
       演员不断传递接力棒,流派才能生生不息
      
       曾有人评价,这世界上也许存在着两座大观园,一座诞生于曹雪芹的笔下,而另一座,则在越剧观众们的心里。常演不衰的《红楼梦》为四天的演出打响头炮,这也是本次展演中最快售罄的作品。
      
       此次赴京演出,中生代演员杨婷娜与李旭丹挑梁三个小时的《红楼梦》。对于二人来说,“贾宝玉”和“林黛玉”并不是单纯的角色,更凝聚了她们和宗师之间的珍贵回忆。杨婷娜还记得,她第一次主演《红楼梦》是在盐城,徐玉兰亲自挂帅赶到现场观看。演出结束后,她立即把杨婷娜叫到房间,这折戏哪里不够好,那出戏还需要改进,一一进行教导。“我是非常幸运的一代演员,老师亲力亲为,每个动作每个唱腔教给我。”得到宗师手把手指点的还有李旭丹,李旭丹是因为被电影《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深深打动后,从而进入越剧行业的演员。“这是我们‘王派’演员必须要传承好的一台戏,只有一代代演员不断传递接力棒,《红楼梦》才能生生不息。”
      
       上海越剧院的经典好戏更不止一部《红楼梦》。近年来,经典作品及新创剧目菜单愈发丰富,全国巡演基本每年都会出现在剧院的演出日历上,只是一口气携四台大戏赴外地的情况并不多见。据了解,早在半年前,国家大剧院就与上海越剧院开始接洽。“一口气演四场,无论是从舞美换台还是市场销售角度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国家大剧院演出部戏曲节目策划南昊对记者说道。为了带去尽善尽美的舞台呈现,五辆9米6的卡车载着满满当当的道具与服饰,先演员一步抵达北京。
      
       北京戏迷“坐等”演出,看当代越剧人风采
      
       “开年之际,这样一次大体量的越剧汇演,满足了北京观众长久以来的期盼。”南昊观察到,北京越剧戏迷的热情完全不输南方观众,“上海越剧院有着深厚的艺术积淀和演出实力,大家愿意看也爱看。”他认为,除了耳熟能详的《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外,许久未曾登上北京舞台的《祥林嫂》也能够让当地观众过足戏瘾。
      
       演出的消息一公布,“梁山伯”王柔桑就收到了北京戏迷的消息——“买好票了,坐等你们来!”从百年前的草台戏班到今日繁华的现代舞台,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见证了女子越剧诞生、发展与繁荣的全过程。一对粉衣蓝衫的身影、两折翩跹飞舞的折扇,观众总能够跟随梁山伯和祝英台,走一道春日融融的长亭路,经历一场永远也不会完结的送别。昨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王柔桑第一次在北京演传统戏,她希望更多人能够因此走近越剧,看到当下越剧人的风采。
      
       今晚,“袁派”花旦陈慧迪与“徐派”小生王婉娜将上演王实甫笔下典雅清丽的《西厢记》。《西厢记》台上并不如《红楼梦》一般热闹,六七位演员就撑起了一台经典,相当考验演员的表现力和对人物的理解,也让陈慧迪感慨,每一次演出,都会离“崔莺莺”再近一些。这一版中,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相差十来岁,陈慧迪笑称自己是个“大娘子”,但她也期待着和师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艺术就是要不断尝试,不断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