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1-05 第27,83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视点

“城中村”将蝶变产城融合新地标

浦东唐镇小湾村提前三天实现百分之百居民征收签约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清盘了,老百姓都盼着能早日住进高楼,过上更好的日子。”浦东新区唐镇小湾村党总支书记杨纪文话语中透着兴奋,还带有一丝嘶哑。就在前天夜间,小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提前3天实现100%居民征收签约,为全市城市更新和“两旧一村”改造实现“开门红”。
      
       小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467.3亩,涉及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居民共848产。这是全市首个以产业项目为主带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未来将打造成为浦东新区“产城融合”新地标。
      
       “村民们挑选的新房子距离小湾村都不远,以后也还是邻居,”杨纪文说,“等在老宅过完这个农历新年,大家就准备收拾收拾,搬新家了。”
      
       146天,跑出引领区新速度
      
       小湾村位于唐镇的东部,因为老护塘在此地弯了一个小弯,故称“小湾”。在土生土长的杨纪文记忆中,家乡水系发达,拐几个弯就能遇上两三座各具特色的石桥,“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几分江南水乡的原始样貌。”
      
       然而,由于大部分房屋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成片集中的老宅结构老旧、犬牙交错,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也不健全,很难满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光靠村民自己修修补补,对居住环境的改善非常有限。”杨纪文坦言。
      
       “城中村”改造的落地为彻底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带来了新契机。2023年8月9日,唐镇小湾村、暮二村等地块经市政府批复认定为“城中村”改造项目后,为加快项目的征收推进,浦东新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形成区镇联动的推进态势。在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建交委统筹协调下,唐镇党委、政府牵头抓总,落实主体责任,相关行业部门同向发力,倒排审批节点,细化流程计划,提速安置房源等要素落地。
      
       小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从认定批复到完成征收签约,仅用146天,实现“当年批准、当年启动、启动即清盘”的既定目标,也成为浦东新区“城中村”改造签约速度最快、签约效率最高的项目,跑出了引领区新速度。
      
       率先探索,产业项目带动城市更新
      
       小湾村“城中村”改造开创了一种新范式:率先探索以产业项目来带动“城中村”改造,通过引入金桥集团共同设计建设,助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
      
       小湾村位于唐镇与合庆镇交界处,与金桥出口加工区仅有一路之隔。由于全域位于张江科学城范围内,这里作为产业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金桥集团开发事业四部总经理戴霄晔告诉记者,“城中村”改造区域以小湾村为核心,聚合产业生态垂直发展,形成市级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特色产业社区,结合城市功能打造“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未来之城。
      
       城市更新的有效推进将为城市的发展不断拓空间、增动力、添活力:经过改造,曾经的村落蝶变为新的产业热力点,不仅可以提升与金桥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关联度,发力汽车零部件、高端机械制造、关键半导体材料研发等核心产业,还能进一步承接张江科学城的溢出效应,聚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方向,承担技术研发的拓展功能,在产业间形成关键纽带。
      
       未来,整个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园总开发体量达500万平方米,依托龙头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和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千亿元产业集群。
      
       浦东新区将整个产业社区的核心位置留给了村民们的配套安置房。与征收签约同步的是,首批征收安置房地块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之中,可以提供安置房源2500余套,建筑面积共约22万平方米。
      
       据戴霄晔介绍,配套安置房项目邀请知名建筑师马岩松操刀设计,围绕开放、共享、绿色、宜居理念,实现建筑功能的多元布局,将居住、社交、生活等功能融为一体,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而距离小湾村两三公里之外,高端商业、立体中央公园、大型会员商超等高密度的生活配套设施也在加速落子。前不久,全新的金桥山姆会员商店项目就已经在此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开业,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品质和商业能级,完善周边产业人群及居住人群的15分钟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