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松
当下的城市环境,正变得日益图像化,许多空间细节流露出强烈的形式特征。例如,建筑物追求立面抢眼,行道树追求几何化修剪,人行道铺装追求强烈的图案感,街景夜色追求灯光绚烂,就连屏幕都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这股趋势中,一些极度挑动甚至刺激视觉的图案、形象的集中展现,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诚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视觉化趋势就难以阻挡。无论机车呼啸的伦敦车站,还是汽笛轰鸣的纽约港,都让都市成为视觉的奇观,也吸引着更多人涌入城市。信息时代以来,当屏幕统治生活空间,影像主宰生命时间,虚拟空间成为“晒”和“秀”的前台,流量成为注意力占领的指标。
视觉化带来了城市空间的秀场化,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大都市空间价值攀升的结果。种种秀场化建设、展演增生附加值,其中在不少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例如空间的展览化。这表现为废弃的工厂被改造成美术馆,酒店变身画廊,菜场、地铁站等变身展场,不一而足;展览化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表现。又如艺术的场景化。这是指艺术品走出了封闭的美术馆,走向开放空间;作品从被静观的物演变为更大尺度、可进入、参与的装置、空间,人与作品的交互成为新的展览场景;艺术化的器物已非宫廷贵族的专享,而是现代人生活场景中的必备元素;人们几乎无时无处不与艺术相遇,整个城市化为无墙的美术馆。
而城市空间秀场化带来的消极方面,很大程度上则来源于上述环境的图像化。人类从环境中孕育,又通过实践塑造环境,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感官意识的混合、意蕴(包括意识到和潜意识的)、地理位置、身体在场、个人时间及持续运动”。而环境的图像化一旦过了度,将令城市失去深度和整体性。这些人造风景强化了视觉体验,反而抑制了其他感官的知觉,环境则被客体化为景点、景色、景观。
事实上,对一座城市的感受和体验,绝不应仅停留在“看”的层面。静观会带来主客体二分化,破坏体验的完整性,甚至带来人与环境的对立。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认为“眼中看到的世界与通过其他感官认识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因为看是“客观的”;看让人难以亲身介入场景;眼中看到的世界更抽象;视觉的空间范围比其他感官更广阔,因此也更不容易切近。而听觉是让我们融入世界的,触觉让人感受到阻力和抗拒,嗅觉则与记忆相关。
此外,人的方向感、位置感、重力感、对温湿度的感知,都是我们认识世界、与环境融合的挚友。唯有调动全部的身体和感官体验,方能真正参与到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
黄浦江两岸为跑者贯通,都市白领们青睐泥塑、编织等手作艺术活动,淄博烧烤的烟火气抚慰人心,这些都是身体接入在环境塑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实证。未来的城市环境更须深度链接身体体验,人对环境的沉浸式参与不仅建构了环境,更完善了人自身。临街建筑底层的通透开放可改善视觉,街道家具的造型质地能激发触觉,立体绿化的葳蕤芬芳调动嗅觉,路面铺装的材料感应关联听觉,街道转角的精致餐饮勾引味觉,连跑者的奔跑地图和配速、能耗指标也让双脚丈量的城市体验丰富。城市并非单独诱惑眼睛的一维建构,而是满足身体体验、熨帖情感心灵的多维世界。
除了感知以外,意蕴也强化了人与世界的链接。比如环境中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仪式制度、营造技艺、行为心理等,都在感知以外丰富了人们的环境体验。社区中共创的花园巩固了邻里之间的情谊;田野里村民参与搭建的艺术装置唤起了文化自觉;高架桥下空间的功能化改造不仅创造了游憩活动的场所,而且带来鸿沟弥合的体验;不锈钢厂转型为教育空间,空间中的每一架桁车、每一台设备都是科学的活教材、美育的新样本。今天我们讲“建筑可阅读”正是要解读建筑的意蕴,从而感应其“象外之象”。而培植一方花园是因为它如学者罗伯特·波格·哈里森所言“让自然、形式与思绪中隐秘、藏匿的维度得以显现”。从此意义上来说,基于环境美学的环境批评是供给我们描述、解释和评价环境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现象世界具有显像意义。
正因如此,有必要反思此前不少实践暴露出的对于环境设计的误解:一是把对自然环境的审美交给美学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让给社会学家,认为环境设计只解决人为(建成)环境的形态问题,将其自我窄化为地产的视觉附庸;二是把环境设计的外延无限扩大化,让其从工程到设计到艺术,似乎无所不包,而专业内核却始终缺乏深入建构,造成实践泛化成肤浅的技巧。也只有当这些误解得以纠正,环境设计才不会助长城市环境的图像化趋势,而疏离身体的感知、心灵的意蕴以及真正的环境美学。
事实上,“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是包容着诸多物象、元气流动的整体图景;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表明“境”不能脱离主体的情感、身体和实践而孤立看待。近年来,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设强调有机的、审美的环境设计介入,更有设计者主动抵制网红化,呼唤“有颜值、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环境。今天的设计者需要具备顺应自然环境、营造人工环境、协调社会环境的综合能力,正如柏林特大声疾呼的那样,城市环境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对人的补充和完成,而非对人造成阻碍、压迫或者吞没……城市设计不限于对物体的组织,而必须创造出体验的连续过程和不同的体验模式”。唯有如此,大众的情感、认知和意志才能融入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中,才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