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筱丽
随着昆剧《描朱记》落下帷幕,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文汇报社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昨晚圆满收官。在九天的时间里,12部小剧场戏曲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为戏剧大码头的冬季输送了一股创意热流,其中有展演的老朋友、800余年历史的梨园戏以“赛博朋克”之名会一会戏迷,也有锡剧带着剧种首部小剧场试试水温。
正如《描朱记》总监制、昆山当代昆剧院院长瞿琪霞所说:“‘描朱记’是昆曲创作的暗喻,昆曲的传承也不能一味‘描朱’,为时代而昆曲才是新生的动力。”在这个平台,无论是60后的鼓师,还是00后的新锐导演,都带着思考与诚意,闯一番戏曲的新天地。经典文本的再解读、原创题材的深思考、表演形式的新突破……这里有姹紫嫣红的舞台风景,也是充满未知和可能的实验田,但只要探索始终在路上,戏曲就会在观众的目光下、心头上勇敢自信地迈开步子向前走。
梨园戏与人工智能同场交流
近几天的申城寒潮来袭,但小剧场的台前幕后四处都有创意的热流在奔涌。这里是最欢迎各种创意和实验的热土,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乃至从未有过的戏曲样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主创们的自觉。荧光地饰闪烁着光芒,投影幕环绕长江剧场·黑匣子,上面标注着“欢迎来到人类艺术文明数据库”字样。进入《〈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的演出空间,让人恍惚——这是一场梨园戏演出,还是一场数字科技展览?
该剧的创意负责人曾龙为这部首秀作品忙到开演前的最后一刻,他不愿意称自己为导演,“我们梨园戏的每个人都加入到了创作中,没有人在各干各的”。曾龙是“梨园戏的孩子”,他的母亲曾静萍是当今梨园戏的领军人物,从小耳濡目染,对剧种的感情非同一般。被外界唤作“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则更迫切地希望为更多人所了解,也更迅速地跟上时代脚步。
因此,曾龙想到了用梨园戏看家剧目《陈三五娘》参与人工智能的讨论,他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旦行独角戏《大闷》一折进行试验,女主角黄五娘在思绪中穿越时光,与人工智能隔空对话。“人工智能会走到什么程度?”“它对戏曲的传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借由这部作品把问题抛向观众,也抛向自己,答案或许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和探索,梨园戏仍旧与当下息息相关。
立在传统之上的改造在本届展演中频频出现,川剧《离恨天·审》通过一场对负心汉的审判,把《玉蜻蜓》《焚香记》《双魂报》三出戏的精华部分糅合到一起,并引入了时下流行的沉浸式手法,将演出走向的决定权交给观众;京剧《鹿鸣》大量运用【点绛唇】【哭相思】等传统曲牌,展现皮黄之韵的同时借助全新的配器与合声,为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图》所蕴含的故事增添极具力量的音乐色彩;吕剧《山伯》在“梁祝”爱情故事中加入山东方言脱口秀,大胆将新民乐和流行音乐、说唱进行融合,用大喜碰撞大悲,用现实敲击理想。
台前幕后,共同求新求变
台前的表演的“新”,源自幕后的编导创作的“变”。今年,包括《红豆》《假如我不是嵇康》《东海波臣》等在内的原创剧本都让人看到了被拓宽的戏曲叙事边界。《东海波臣》导演俞鳗文笑称,自己每次参与展演如同参赛奥运会一般,拿出最好状态接受戏迷的检阅。九年来,她先后在这个平台呈现了四部小剧场作品。
有规矩、有风格、有态度、有圆融、有共鸣,这是俞鳗文对于创作的坚持。《东海波臣》就是以全新叙事方式,通过塑造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的形象,折射明末历史。她在剧中加入独白、意识流、蒙太奇等叙事方法,引发观众对于“理想”的思考。俞鳗文期待,小剧场戏曲能够不仅仅满足于内部的创新式实验,而是在保全古典戏曲艺术审美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与时代对话。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演还见证了戏曲创作模式的新做法。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19级戏曲导演专业的毕业作品,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由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学子与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联合创作。00后将“古典漫画式”的风格引入擅演“西装旗袍戏”的沪剧,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就在演出的几天前,编剧兼主演高圣洋还在与沪剧名家华雯精益求精地打磨剧本,来自传承中心的主演洪春雷和戈礼君与“弟弟妹妹们”一起排戏也感慨收获颇丰,“讨论中不时有新颖的想法出现,原来沪剧还能这么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