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2-24 第27,81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上海2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推出儿科诊疗服务,分级诊疗再提速

家门口的儿科:上新之后承载更多新期待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夜门诊为患儿“亮灯”。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琰
      
       “医生,孩子昨晚突然发烧,已经吃过退烧药了,想来检测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工作日上午10点,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内,陶爸爸带着11岁的女儿前来就诊。
      
       进入12月以来,小陶陆续感染了甲流、肺炎支原体,刚康复不久,眼见着又发起高烧。“孩子的热度退了,扁桃体还有些肿。”诊室里,儿科医生庞蕾细心检查,一边安慰陶爸爸,一边开具呼吸道病原体相关检测项目……
      
       上海已有2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和陶爸爸类似,很多家长在带娃看病时多了一个新的选项。
      
       家门口的儿科诊疗,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哪些?药品储备是否到位?家长们的满意度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到随看,带娃看病多了新选项
      
       “本月初到现在,我们一共接诊了200多位患儿,前段时间人比较多,一天有时要看近30位患儿,近期就诊量有所回落,平均在10多人。”在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后医生庞蕾是一位相当有资历的儿科医生,曾先后在上海二、三级医院从事儿科工作14年,对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刚送走小陶父女,她又开始接诊下一位患者——小宇。
      
       小宇的检测单上清晰显示:上午10点29分开出呼吸道检测,10点46分就出了结果。庞蕾耐心地告诉小宇妈妈,孩子是甲流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需要配一些口服药。
      
       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永召介绍,为提升服务能级,今年4月,中心推出儿科专科门诊,每周二至周五均可提供诊疗服务。“随着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中心也在周一增开了儿科门诊。”
      
       社区医疗机构开设儿科门诊,家长是否认可、买不买账?张永召坦率地说,起初,他和同事们心里都没底。毕竟,这家社区医疗机构的周边,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建工医院、上海曲阳医院等多家医院,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想到的是,儿科诊疗服务推出后,周边居民的反响比预期热烈。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从实际距离看,小宇家离岳阳医院更近,但小宇妈妈选择了带孩子到社区看病。“这里人少,可避免交叉感染,医生态度也很好,病情解释很清晰。孩子如果得的是小毛病,真的不用去大医院‘轧闹猛’了。”实际上,这也是周边不少居民的心声。社区开出儿科门诊,相当于多了一个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中心提供的呼吸道疾病相关检测项目,包括甲流病毒、乙流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五联检测等。
      
       让张永召欣喜的一点是,从数据看,复诊的患儿比例较高。这说明,儿科门诊的开设,进一步增加了中心与居民间的黏性,这从总体上也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提速。
      
       分流就诊压力,延时服务为患儿“亮灯”
      
       除儿童常见病的诊疗和配药外,社区医疗机构还能为患儿提供哪些延伸服务?
      
       目前,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配有雾化吸入等设备。“一次雾化治疗大概10分钟,基本上来了就能做。”庞蕾说。
      
       正在陪外孙做雾化治疗的蔡阿姨介绍,家里有一对34个月大的龙凤胎姐弟,这几天,弟弟因感染肺炎支原体引发支气管炎,需要每天做雾化治疗。“小孩父母上班,让我们带孩子去大医院吃不消,到这里做了2次,挺方便的。”
      
       为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周末或夜间增开儿科门诊服务。记者从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悉,为缓解上级医院就诊压力,中心自12月18日起推出夜门诊,这意味着从早上8点至晚上9点,中心都将为患者“亮灯”,成人与儿童均可就诊。
      
       根据“夜门诊”的开诊时间,中心同步延长补液至晚上9点,以满足辖区内居民的补液需求。中心副主任陈建新介绍,近段时间来,日均接待输液患者50人左右,由上级医院转诊而来的补液患者占比近一成,其中不乏患儿。“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带着药品到简易门诊挂号,医生开具转诊补液单后即可补液。”
      
       在闵行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30间儿科诊室,分布在20个点位,周一至周五均开设儿科诊疗服务。作为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闵行协作网的重要一环,对于“小病留在社区看”,有更多制度支撑:有意愿的患儿可在上级医院完成首次补液后,转诊至社区继续治疗;社区接诊到病情较为严重、复杂的患儿时,也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诊。
      
       用药目录持续更新,期待被更多家长信任
      
       当下,随着全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推出儿科诊疗服务,不少社区医疗机构也考虑要再做加法。
      
       比如,针对儿科医生储备不足的情况,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全科医生加注儿科诊疗的模式。为了给基层医疗机构托底,目前,一些上级医院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等,也定期组织市级培训,不断规范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
      
       带孩子到家门口就诊,除了便利,家长还有哪些新的需求?采访中,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告诉记者,尽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目录不断更新,但药品储备与上级医院仍有不同,这确实会让一些家长产生就诊顾虑。
      
       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任敏之告诉记者,中心对照区域医联体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用药目录不断更新,目前已匹配超过80%。“有时碰到无药的情况,医生写好处方,让家长自行购药,家长也能理解。”
      
       采访时,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谈到,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今年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次试水儿科诊疗服务,其间必然会遇到一些不曾遇到的问题,可能也会有一些不足,但这些问题和困难挡不住大家探路的脚步。
      
       “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也期待被更多家长理解信任。”一位社区医务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