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30 第27,79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昨晚首演

这部红色传奇首度登临文艺舞台

《千里江山图》演出照。(上海评弹团供图)
       本报讯(记者王筱丽)“作为一个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人,评弹常常唤起我的某一种乡愁。这来自江南的声音,联结着远去的年代、过往的记忆、惊心动魄的传奇、低回婉转的情感。”在给上海评弹团的一封信里,著名作家孙甘露这样写道。昨晚,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上集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该剧改编自孙甘露的同名长篇小说,这是原著小说在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后首度登临文艺舞台。
      
       早在小说《千里江山图》问世不久,上海评弹团就开始酝酿排演中篇评弹,作品由张裕编剧,特邀王昕轶执导,历经半年策划构思。上集集结了高博文、吴新伯、姜啸博、黄海华、周慧、陆锦花、陆嘉玮、王承、吴静慧等知名演员阵容。评弹《千里江山图》分为上下两集演出,上集的笔墨将浓缩在陈千里、易君年、凌汶三个角色身上,聚焦在陈千里临危受命奔赴上海,在特务筑起的铜墙铁壁之中,智取金条、甄别真假“西施”的传奇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评弹团开创了‘中篇评弹’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数十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红色经典。”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以弹词为主体,评话做串联。带着一本《千里江山图》登场的评话名家吴新伯,用评话串联起“谍战剧”里错综复杂的情节。
      
       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书迷还是听客都能收获独特的“听书体验”,导演在手法上进行创新,运用了“放大”的方式,在第五回书陈千里与小凤凰的对话中,以“戏中戏”结构,放大了“演”的成分。讲述人和“陈千里”的对话,又把人物角色和演员分离开来,用舞台的方式把“跳进跳出”这一曲艺手段展现出来。此次在大剧场演出,考虑到观众的感官体验,《千里江山图》灵活运用多媒体投影,灯光的选择也让原本相对平面的评弹舞台层次更丰富。王昕轶表示,在《千里江山图》的排演过程中,主创对于人物的分析和呈现,比以往的评弹作品更为细致,吸收了很多戏剧的表演手法,“舞台艺术,无外乎是‘人物’和‘情感’,抓好这两点,作品就会更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