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懿
国内首个以“交易所”命名的数据流通交易机构——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两周年之际,2023全球数商大会昨天在上海举行,从而为观察全新的数据经济新生态提供了一个难得契机。
就在当日,上海数交所对外发布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指标:目前,其单月数据交易额已稳定跃上1亿元门槛,预计2023年总成交额将超10亿元。
成交量是衡量要素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今年上海数交所的这张“10亿”答卷,可以说甚为亮眼。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在“10亿”数字的背后,上海作为我国数据经济的领先城市,正以数交所建设为牵引,全方位完善相关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链,以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10倍增长背后
“10亿元”的年成交额意味着什么?作为对比,2022年,刚起步的上海数交所年成交额首次达到1亿元。相隔一年,10倍的增长,增速不可谓不快。总体上,上海数交所的月成交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而据上海数交所总经理汤奇峰透露,今年12月的月成交额有望达到2亿元,明年成交额甚至有望冲击50亿元,2025年可能达到100亿元。
这一增速,既是市场内生动力的体现,也是上海积极优化交易服务体系,加强优质数据产品供给的结果。过去一年,上海数交所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持续夯实运营体系。目前,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场景的金融板块,覆盖海情、公路、车辆、卫星、建设等场景的航运交通板块均已基本建成,制造、体育、科技等行业板块的建设也正有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板目前也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就在本次数商大会上,邓白氏、彭博、伦敦证交所等10家头部数商在上海数交所完成国际数据产品的挂牌,业务范围则扩展到美、英、俄、荷、韩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国际板新增的挂牌数据产品,除了金融、产业外,还包括环境、生物医药、遥感信息等新兴领域。
据透露,到今年年底,上海数交所挂牌的数据产品数量将达2000种,是去年的2.5倍。可以说,高质量数据产品的加速供给,在推动成交量显著放大的同时,也推动数据交易与相关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夯实软硬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关键的资源要素,被视作“新石油”。在国家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建设、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交易场所实际上成为牵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评价上海数据要素领域的创新,除了看10亿元交易额外,更应关注的是数据流通软环境和硬设施方面的进步。
高标准构建与数据相关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是上海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要实现“数联全球、商通未来”愿景,就必须帮助各市场主体破除“不敢、不会、不愿”交易的问题。在深入剖析相关症结的基础上,过去一年,上海研究发布数据交易流程、信息披露、跨境业务、数商管理等方面制度,形成“1+9+6”(一项管理办法、九项规范、六项指引)体系。
在基础设施方面,抓住“可信交易”这个关键,上海研发数据交易可信框架技术;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以此为底座,推动建设集交易链、数联网、业务系统等于一体的数据流通“新基建”,从而为构建安全、合规、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交易环境又添一份硬保障。
不仅如此,上海还积极发挥优势,让更多改革成果对外辐射,形成协同效应。此次数商大会上,上海数交所牵头与浙江、山东、广东等地的7家省级数据交易机构合作,共建“数据交易链”,以推动可信交易技术和规范的应用。未来,这一行业联盟还将联动更多省市级数据交易机构,从而助力我国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和互联互通。
构建数商生态
在谈到“10亿元”的年交易规模时,汤奇峰援引有关专家的分析表示,目前全国数据“场外交易”总规模可能高达800亿元。上海数交所10亿元的“场内交易”,约占总交易额的1.5%。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若以证券交易为参照——目前,沪深股市加上北交所的场内融资,约占社会融资总额的3%。由此可以说,数据交易总体上符合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深入分析“10亿比800亿”,实际上凸显了数交所和上海在数据要素市场探索中所承担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培育数商生态的价值。
正如“数据二十条”制订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江小涓教授昨天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演讲时所说,在我国,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主渠道,并非场内交易,而是企业与企业间的数据交互和利用。这种方式使得产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催生更多创新、更具价值的新商业模式。江小涓强调,要在“场外”加速这种跨企业、跨行业的数据交互,必须借助一个重要的第三方环节——数商。
正如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电商”,数据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数商”。对上海而言,扶持“数商”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数商”这个新概念,也是上海在酝酿数交所时首创的。今年,上海数商生态培育已进一步体系化,上海数交所明确了11类重点扶持的数商,针对数商管理、服务以及激励,出台系列制度;另外,通过资质认证、业务赋能、培训支持等,上海持续帮助数商提升专业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受益的数商超过2000家。
“上海数交所就像一根杠杆、一个支点,努力撬动数据经济的整体繁荣。”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上海将更好发挥全国数据要素市场核心枢纽作用,围绕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数据基础制度、数商发展等持续探索,努力为国家贡献新思路、践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