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24 第27,78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表明中国立场阐释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

中外专家学者谈“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

       ■本报记者 李纯一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链接世界的枢纽。今天,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这个世界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各国中国学家们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体悟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学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壮大,日益成为一门深受各方关注的“显学”。“海外有关中国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变化,是在世界格局的大变化中出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何培忠说,当代中国学的研究“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而快速推进的一个学科,表明中华文明有世界性的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指出,一方面,当前的中国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具有深厚汉学研究传统的欧洲、北美和日本,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中国学研究机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将研究触角延伸至中国学领域内,且随着中国学内部的代际转换,资深的中国学家与青壮一代的中国学家们关注的议题、研究的视角也存在不同。
      
       今天,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奖名单将揭晓。迄今为止,已有22名海外学者及推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人士获得中国学贡献奖。会上还将邀请正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参加“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新一代海外学者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世界中国学论坛之所以发源于上海,首要原因即上海乃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枢纽,有国际交流的优势。近二十年来,世界中国学论坛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律动,致力于向世界表明中国立场、阐释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推动在中国学研究场域内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并为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代际关心中国问题的人士提供平等的发声渠道。
      
       “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从后台走到前台,要借助世界中国学大会这个平台,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主流叙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说,过去西方研究中国,多数学者不否认中华文明是个连续的文明,但是并不接受中华文明是现代文明。他们内心深处认为只有西方代表了现代化、现代性。现在,“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已获得广泛认可,俄罗斯、印度、伊朗等国都在使用。
      
       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梁怡认为,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一方面要“顶天”,即做好学术研究,跟上国家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要“立地”,即老百姓要会讲中国故事,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把中国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
      
       哥斯达黎加大学教授帕特里夏·罗德里格斯认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是非常重要的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机会,是世界知识分子走近中国非常重要的窗口。一位泰国学者则预言:“中国学将成为世界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