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14 第27,77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文汇教育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孙欣祺
      
       历经多年改革,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依然没有根治。有媒体近日报道,在不少学校,课间休息十分钟,或因老师拖堂,或因某些不成文规矩,学生不能外出活动,不能大声喧哗,甚至不能离开座位。更有个别学生无法在课间自由如厕。
      
       是谁,把课间十分钟调成了“静音模式”?又是谁,剥夺了这十分钟里原有的天真烂漫?
      
       其实,学校也有自己的顾虑。如果放任学生课间前往操场活动,学生的匆忙往返可能导致其在奔跑途中或在上下楼梯时不慎受伤,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老师、学校难以脱开关系。因此,校方以安全为重,限制学生的课间活动幅度,听上去似乎符合情理。
      
       但是安全不能作为一刀切管理的借口,也不应与课间放松矛盾对立。
      
       设置课间十分钟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在久坐四十分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后,能够适度放松身心,以便更专注地投入下一堂课。强行将学生限制在课桌附近,令学生不能或不愿离开教室,那么久坐会损害其关节、视力,而学生上课的专注度也会产生愈发明显的边际效应。确保了短时间内的安全,却可能造成长期的健康隐患,也无法保障教学的效率,这种“圈养”模式并不可取。
      
       此外,教育部日前也回应称,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更是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必须强调,课间“圈养”不仅不合清理,而且违反规定,应立即纠正。
      
       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好教室周边的室内空间,允许甚至引导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到走廊里攀谈聊天,在窗边眺望远处,或者在指定的宽敞区域进行小幅度的活动。同时,在相对宽裕的午休时间,学校更应放松室外活动的限制,将操场向学生开放,允许他们在课余时间充分活动。当然,空间的开辟、活动的设置,仍应遵循学生安全这一大前提。这就需要学校、老师摈弃一刀切的管理思维,综合学校的物理条件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间休息方案。
      
       学习讲求劳逸结合。课间的十分钟休息,不是课堂的延伸,而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侵占的重要部分。在兜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把这短短的十分钟留给学生,把休息放松还给学生,是学校、老师需要共同答好的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