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10 第27,77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4版:笔会

徐志摩启事二则

       陈建军
      
       从1924年10月到1926年6月,徐志摩曾一度执教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关于徐志摩这一短期的教学经历,论者多语焉不详。
      
       1924年10月6日,北京大学本科正式上课。据同日《北京大学日刊》第1536号所载《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1924—1925年度,徐志摩在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开设了四门课程,其中三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英汉对译(二)”,四年级必修。这门课程无指定用书。1924年11月6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徐志摩启事》,发布了一组英文材料,标明“下星期,四年级汉译练习”。“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文学”,三、四年级必修,指定用书为G.K.Chesterton(切斯特顿)的Victorian Literature(《维多利亚文学》)。
      
       “英国现代文学”,三、四年级必修。这门课程内容为“研究英国现时代代表作家之著作及其影响”,分三期讲授,张歆海、陈源分别主讲第二期“萧伯讷(Shaw)”、第三期“威尔思(Wells)”;徐志摩主讲第一期“哈第(Hardy)”,指定用书为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Jude the Obscure(《无名的裘德》)、Collected Poems(《诗集》)等。
      
       “文学评衡”,三、四年级选修。这门课程内容为“读英美各家评衡文字,研究文学评衡之原理及方法”,指定用书为English Critical Essays(XIX Century)(《英国评论文集(十九世纪)》)、Shakespeare Criticism(《莎士比亚评论》),“Both in the World’s Classics”(两种皆收入“世界经典”书系)。
      
       收到“文学评衡”课程用书后,徐志摩在《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12月2日第1583号上刊登了一则题为《英文系三四年级文学评论班用书》的启事,请学生到指定地点“拿钱来取”:
      
       英文系三四年级文学评论班用书
      
       (1)English Critical Essays
      
       (2)Shakespeare Criticism
      
       已到(各十八册),每册一元,星一上午十时在三层楼教员休息室发卖,曾经签名定要诸君盼各拿钱来取。
      
       徐志摩
      
       1924年,徐志摩在北京与陆小曼相识,两人很快陷入热恋,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1925年2月中旬,徐志摩“因事请假,其所授之英文系三四年级‘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及‘文学评衡’由张欣(歆)海先生代授,四年级之‘英汉对译’由胡适之先生代授,均自下星期起开始代授”(《注册部布告》,《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2月20日第1627号)。3月初,饱受舆论压力的徐志摩,借赴泰戈尔之约的机会,漫游欧洲。7月下旬,回国。10月初,应邀接手主编《晨报副刊》。11月18日起,因胡适告假出京,暂时代其讲授英国文学系三、四年级“小说(三)”和四年级“英汉对译(二)”两门课程(《注册部布告》,《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11月17日第1808号)。1926年上半年,主讲英国文学系一、二、三、四年级“诗(一)”、三、四年级“诗(二)”和四年级“英汉对译(二)”(《注册部布告》,《北京大学日刊》1926年4月14日第1881号)。7月1日,北京大学放暑假。8月14日,徐志摩与陆小曼订婚。10月3日,与陆小曼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不久,夫妇俩离京南下。12日,抵上海。由于南下匆促,来不及与在京亲戚朋友一一道别,徐志摩特地写了一则启事,向“戚友”申谢并致歉。这则启事刊登在北京《晨报》1926年10月12日第2715号第1版(头条),全文如下(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
      
       志摩婚事,承诸戚友嘉贶惠临,荣宠非常。比以南去省亲,匆遽成行,未及趋谢告别,至深罪歉,尚希 亮宥。
      
       徐志摩谨白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徐志摩在《晨报副刊》第1456号上也刊登了一则《志摩启事》,说他“告假回老家去几时”,《晨报副刊》的编辑“自本月初起请瞿菊农先生担任”。说是“去几时”,实际上辞去了《晨报副刊》主编职务,并辞掉了北京大学教职。徐志摩再度执教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则是在近五年以后,即他罹难的那一年。
      
       新发现的两则启事,循例均可收入《徐志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