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09 第27,77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来自莫比乌斯论坛的呼吁:当公众认知与科学认知日渐偏离,科学家要挺身而出

重塑科学教育,需要改变什么

11月8日上午的莫比乌斯论坛上,科学家们积极发言。本报记者 邢千里 袁婧摄
       ■本报记者 许琦敏 沈湫莎 孙欣祺
      
       气候变化的证据就在眼前,为何总有人视而不见?明明可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为何有人不愿戴上口罩?在诸多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危机面前,为何总有人对来自科学界的警告置若罔闻?
      
       相隔三年,重聚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莫比乌斯圆桌边,60余位拥有“最强大脑”的智者们严肃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当公众认知与科学认知日渐偏离,科学家需要做什么?
      
       “变革对于人类未来至关重要,实现变革需要创造力、理性、开放性、包容性,而这些都是科学的重要属性。”本届莫比乌斯论坛联合主席、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布鲁斯·阿尔伯茨开宗明义:必须重塑公众对科学的信任,让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为更多人接受,唯此才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危机。而现在迫切需要重塑的对象,也包括科学教育本身。
      
       “破茧”社交媒体,让科学触达更多人
      
       “我们在座的有UP主吗?”阿尔伯茨抛出一个问题,挑动了“顶级大脑”们的神经。
      
       提到社交媒体,在场的科学家们有些五味杂陈:高科技创造了这一高效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未经甄别和严谨求证的虚假信息披着科学的外衣充斥其中,使人们逐渐丧失了理性的辨别能力,从而与科学渐行渐远。
      
       如何不被信息“茧房”困住?这群擅长理性思维的科学大咖各有心得。2013年埃尼新前沿能源奖得主菲力普·G·杰索普认为,社交媒体的“茧房”并非不可打破。他的团队就曾在TikTok上上传过一个科普视频,在3分钟内向人们展示新能源车与传统能源车哪种更环保,收获了相当不错的点击量。“我们一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让最新技术和科学思维触达更多原本对此并不关心的人。”
      
       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卡洛琳·卢格甚至认为,教授应该鼓励学生写代码,把科学编成游戏,以此为工具,用孩子喜爱的方式,让他们接纳科学。
      
       敞开实验室,培养更多优秀科学教师
      
       相对于社交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圆桌边的科学大咖更倾向于通过言传身教。阿尔伯茨就曾参与过一个科学教育研究项目: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幼儿园,让一群5岁孩子在学校操场上寻找种子,再将种子带回实验室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辨别哪些是真种子,哪些只是像种子的灰尘、砂土。
      
       “如果让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12年间就面对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未来他们进入社会将大有可为。”阿尔伯茨的观点得到不少在座科学家的认同。将科学教育的年龄提前,对于培养具备科学思维的未来公民至关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科学教师的培养。
      
       “如果乳腺癌筛查显示阳性,有多少概率真的患癌?其实是1/10。”通过这个小问题,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想说明,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有具体的做法。“靠我去给高中生上课,效率不高,效果也未必好。”他呼吁教授们敞开实验室,为更多高中老师提供培训机会,通过他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带给数以百万计的学生。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优秀硕士生、博士生成为科学教师。”卢格指出,应消除一种偏见,“并不是学业差的学生才去当科学教师,优秀的留下做科研”。
      
       打破学科界限,学会提问远比答案更重要
      
       “分科教育已经持续了300年,是时候终结学科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语出惊人。他举例说,计算生物学原本是现代生命科学中的一个边缘学科,现在一跃成为优势学科,是否应该给它单独开一个学科类别?
      
       莱维特认为,越分越细的学科只会让学生在选择时踌躇不定,并有可能选择了他们并不感兴趣的领域。“在科学教育上,不应该让学生在选择上左右为难,甚至师生应该互换角色,相互学习。”
      
       2001年和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化学冠名教授卡尔·巴里·夏普利斯赞成莱维特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关键词不是选择专业,而是听从兴趣。小时候,他从未想过成为科学家,而是爱和叔叔一起出海捕鱼,“没有什么比从水里捞上来一条从未见过的神秘生物更令我兴奋的了”。他在大学期间才发现了人生中第二个挚爱——化学。“当你喜欢一件事时,你就再也放不下它了,就算在浴缸里泡澡也会把灵感记下来。”他说,“科学家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他的课题。”如今,82岁的他似乎又对电力学产生了兴趣。
      
       2005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自然科学冠名教授理查德·扎尔在给本科生讲课时发现,有些学生总喜欢直接向他要题目答案。而他每次都会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答案其实毫无意义,只要我改变问题中的一个变量,答案就会不同。”扎尔认为,学会提问远比得到一个答案重要,“要问为什么,还有要思考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当下科学教育越来越要把一切关联起来。2019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斯蒂芬·布赫瓦尔德说,他总是建议学生去学英语、历史和经济学,“除了科学之外,也要弄懂这个世界的另一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