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06 第27,77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在沪开幕,开启创设以来规模最大年度盛会

“朋友圈”焕新扩容,背后有哪些“信任票”

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生命科学或医学前沿论坛期间,科学家们进行交流。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任荃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天在沪开幕。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位诺奖得主在内的百余位海外顶尖科学家、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120余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等300余位全球科学家将齐聚上海,共赴论坛创设以来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
      
       自2018年以来,顶科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链接世界顶尖科学家、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从一个动议开始,到汇聚全球“顶级智慧”的现象级平台,顶科论坛一路走来不断拉近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今年更是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朋友圈”扩容,300余位参会科学家中出现了近百位新面孔。
      
       近1/3的新朋友因何而来?是什么让老朋友一来再来?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顶科论坛何以成为全球“最强大脑”、卓越科学家、优秀青年学者想来愿来、纷至沓来、来了还想来的科学盛会?透过顶科“朋友圈”的心声,我们找到了三个关键词:吸引力、引领力和推动力。这一张张“信任票”背后,是一座城市对于未来的远见与洞见。
      
       用科学的方式讨论科学,有比这更美妙的吗
      
       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科学界必须要做哪些事?一年前,在第五届顶科论坛的最后一场活动上,与会科学家列出了一份愿望清单,其中有三个重要选项被顶尖头脑们的目光点亮:用科学的方式讨论科学、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
      
       事实上,五年来的顶科论坛上,这些“难而正确的事”被反复提及。2018年,上海向世界顶尖科学家张开双臂,向全球发出开放创新邀请函:带着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的三大使命,一批承载着人类最高智慧的“灯塔瞭望者”汇聚于上海,宣示科学的重要性。在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简称“顶科协”)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I·乔丹看来,“三大使命”精准地把握到了时代脉搏,“顶科论坛这一前瞻性布局足以照见当下,照亮未来”。
      
       顶科论坛始终把科学属性放在第一位,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为了让科学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今年的论坛首设双主席制,21场专业论坛谈什么、请谁来谈,均由各专业论坛的两位主席召集领域内专家讨论决定。本届论坛相当一部分新面孔来自这样的定向邀请,这让扩容后的顶科“朋友圈”更加多元:除了荣誉加身的领域大咖,一批在科学前沿涌现出的“新锐”和“后浪”焕新了论坛“朋友圈”。
      
       今年首次加入论坛“朋友圈”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卡洛琳·卢格,希望将优美的核小体雕塑摆放在本届论坛的舞台中央。作为2023年顶科协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她与两位同行共同“看清”了核小体的结构,在人类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始终没有得到已有科学大奖的垂青。
      
       把“冷科学”焐热,用专业的眼光发掘“科学的遗珠”——作为一项面向全球科学家的国际科学大奖,顶科协奖希望让那些做出“真正科学发现”的同行,得到国际层面的“真正认可”。迈克尔·I·乔丹坦言,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在诺贝尔奖中“消失”了近百年,但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顶科论坛关注到这个领域,并为此设立国际科学大奖,将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此。”
      
       直面挑战引领未来,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面对前所未有的激荡与变革,本届论坛以“科学引领未来,重塑世界韧性”为年度主题,探索科学在前沿科技、科研范式、科创生态、合作模式、科教未来等五个维度的深刻变革,再次表达了顶科论坛“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的初心和使命。
      
       应对变革,首先要预见危机、直面挑战,这样的声音在顶科“朋友圈”从未间断: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C·麦高第新材料奖得主戴宏杰指出,当人类面临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共同危机时,科学家应该像超级英雄一样站出来承担责任、造福人类;2017年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表示,科学一次次让曾经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也将在人类应对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而“科学的治愈力”关键在于国际合作。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顶科论坛正成为协力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问题、深化全球科技治理合作的高效互动平台。今年的莫比乌斯论坛,67位顶尖科学家暂时放下令他们着迷的专业问题,在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科学》杂志前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与1990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多伦多大学名誉大学教授徐立之的倡议下,直面“科学教育”这一时代命题。因为越来越多科学家敏锐察觉到了一个危险信号:公众认知与科学认知正在日渐偏离。历经全球疫情,科学家们感到这件事尤为迫切,必须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
      
       着眼未来接班人的科学T大会也在呼应变革中焕新。围绕地球2.0、人类2.0、未来2.0三大挑战性问题,论坛期待全球青少年提出“创变”的解题思路。这些大科学家们正在思考的大问题,将极大开拓科学少年们的眼界和思维,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科学之光双向奔赴,有比这更契合的吗
      
       “顶科论坛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盛会。”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全程见证了顶科论坛的每一次盛大开幕。作为顶科协主席,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论坛能够不间断地走入第二个五年有多么不易。尤其在疫情之年,跨越时空的科学盛会不仅在“云端”如期举行而且热度不减,大概只有中国可以实现。
      
       在顶科协上海中心智库研究总监赵羽佳看来,一场科学盛会的连续举办,沉淀下的思想、蔓延的影响将为城市长久赋能,比如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建设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上海与这样的顶级科学会议尤为契合。
      
       正如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所感慨,“形成科学谱系、建立科学传承”的科学文化很难,它需要许多科学家一起付出长期努力,令人欣喜的是,“顶科论坛正在延续科学家的传承和谱系”。
      
       连续5届参加顶科论坛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盖姆说,顶科论坛现在还是个5岁的婴孩,就有众多参与者和支持者。就像材料科学和石墨烯,其重要性需要时间来认知,相信未来的顶科论坛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连续6届参加顶科论坛的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说,这几年的林道会议上,诺奖得主们常常会聊起上海创办的顶科论坛,甚至会相约赴会。
      
       2014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纳比参加完顶科论坛后“脑洞大开”。这位“脑起搏器之父”提议将论坛搭建的平台升级为一种持久机制,“就像一个全球科学家即插即用的‘共享文档’,有问题大家可以随时往里面输入,进而及时交流,这将推动一些重大课题在全球层面加以思考。”
      
       五年来,顶科论坛作为上海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这座城市带来丰沛的创新源泉,也为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注入强磁场。谈及论坛的溢出效应,除了上海拔节生长的创新高度、人才汇聚的创新浓度,参与论坛的中外科学家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当一座城市处处散发着科学的气息,当公众愿意亲近科学、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态度思考日常,越来越多的创新种子一定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如果说顶科论坛是上海与全球科学家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那么流淌在其中的“无形的力量”正是一座城市推动科学进步、实现创新发展的土壤与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