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羽《花》。赵无极《无题》。(均采访对象供图) 制图:李洁
■本报记者 范昕
今年是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开拓者吴大羽诞辰120周年和其弟子、世界华人艺术大师赵无极逝世10周年。近日于上海普陀区文化馆城市创艺空间启幕的“着耕成艺 春水长流”艺术特展,不仅是对这两位中国现代艺术前辈的深切纪念,也借此契机从一个侧面梳理中国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的文脉,让大众知晓他们之于艺术史长河乃至当下的意义。前辈艺术大师、大家的出色作品曾经让世界看到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和不凡,其影响力延绵至今,亦对今天方兴未艾的现代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贫病中,他依然长耕于空漠
展览的起点吴大羽,可谓现代抽象绘画的拓荒者、中国早期抽象画的一代宗师,透过“势象、光色、韵调”三大综合美学形式,奠定中国抽象绘画与理论。这却并非一个令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字,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来在于吴大羽的低调——生前没有出过画册,没有办过个展;二来在于吴大羽主要从事的抽象绘画相对小众,讲究一定的欣赏门槛;三来则是吴大羽的画作从不签名亦不留日期,市面上打着他旗号的仿作、伪作不在少数,为围绕他的研究设置了重重障碍。直到新世纪以来,吴大羽的价值才为学界越来越珍视。
《待》与《花》都是现身此次展览的吴大羽油画,均创作于1950年代。前一幅是人物肖像,画中少年佩戴红领巾,手执乒乓球板,自信坚定的神态淳朴又昂扬。后一幅是静物画,画的是窗边的盆花,似还能感受到光线透过窗棂洒进来的那份通透感。两幅画不约而同呈现出色在流转,形在跳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笔触里则隐约可见“塞尚感”,塞尚也正是吴大羽最为推崇的西方画家之一。据出借藏品的收藏家奚先生透露,彼时,吴大羽处于人生低谷,处境颇为潦倒,蜗居于茂名路延安路的小宅中。贫病中,他却依然在读书、画画、思索,长耕于空漠。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家傅军告诉记者,早年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归来的吴大羽第一时间把流行于西方的现代绘画精神带到国内,贯彻在自己的创作与教学中,如是先锋性很了不起。与此同时,吴大羽的绘画又与中国传统美学息息相关,带有很强的东方诗性。他精通诗词音律,曾写下不少诗,也格外注重以诗性形象思维提炼抽象视觉语汇。知名画家周长江也提到,一种禀赋的韵致、融合东西古今的灵慧、具天地乾坤的气派而不屈不挠的创造意志力,使吴大羽在形象和心象兼得的语符追寻中,迈进语义抽象范畴奠基,开启了一条独步古今的中国现代抽象油画方式。
绵延的后学,滋养着现代艺术
艺术家在艺术长河中的坐标,与个人成就相关,亦与绵延的后学相关。吴大羽曾以西画系主任的身份引领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长达十年。他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留下过许多经典的教诲,如“绘画既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亦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大名鼎鼎的“留法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都是他的学生。
从吴大羽出发,到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张功慤,再到他们直接影响的当代艺术家王怀庆、冯骁鸣等的抽象艺术,展览以独特的视角描摹出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进程。
以世界的眼光观照东西方两个传统,赵无极的艺术走向世界,被誉为东西文明互鉴在现代美术领域的最高成就之一。赵无极曾回忆道:“我们是又喜欢他又害怕他。当时我年纪最轻,他每天都要来看我画什么……”据著名艺术史家迈克尔·苏利文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透露,赵无极强烈反对一味地临摹,为此,如果没有林风眠和吴大羽为他向潘天寿说情的话,他当时就可能被开除了。此次展出的多张赵无极抽象作品,虽为版画,仍可见其艺术气势开张、意蕴深远的特色,只见其形色舒卷腾挪,变化自如,极尽抑扬顿挫之视觉韵律感。
在个性与艺术主张上,吴冠中受益于吴大羽良多。就连吴大羽离开国立杭州艺专之后,吴冠中与吴大羽依然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通信。吴大羽的每封信都像写教案似的,对吴冠中谆谆教导。此次吴冠中展出了一幅颇为少见的彩墨画《虎》。线条与色块的组合间,现出四只隐于草丛间的老虎。他以东方式情思来创造的这种可以同全世界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形式,与吴大羽异曲同工。
上海被誉为“中国抽象艺术之都”,拥有在全国范围内数量最多也最为知名的一批抽象艺术家。在傅军看来,这与城市特性有关,同时也是吴大羽启引的现代抽象绘画影响仍在继续的明证。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也特意选择了14位各个画种的70、80、90后中青年艺术家的抽象绘画作品,构成耐人寻味的“现代主义绘画文脉的当代呈现”章节,呈现吴大羽、赵无极等前辈“着耕成艺”所开创的现代主义绘画文脉春水长流在当下焕发的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