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法国蓬皮杜中心展开五年合作的西岸美术馆,正在举办双方合作的第三个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方供图)
■本报记者 范昕
申城美术馆、艺术博物馆与国际顶级美术馆、博物馆的合作,从过去的单一借展拓展为制度性合作;以《不眠之夜》为代表的沉浸式戏剧在上海站稳脚跟,引领了沉浸式演艺产业的发展……新时代以来,上海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奋楫扬帆启新程,在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艺术发展报告(2012—2022)》(以下简称“《报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体现。
由上海艺术中心组织众多专业研究人员推出的这份《报告》,对新时代第一个十年间上海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舞蹈、影视、建筑、非遗等领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包括分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共计16篇文章。有别于以往常见的蓝皮书,它呈现出问题导向的思维、引领未来的态度。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告诉记者,参与《报告》的研究者们深入文化艺术现场,尤其敏锐地捕捉了十年间上海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的新潮流、新趋势、新现象、新热点,并对此进行理论化和专业化的分析与阐释。艺术评论家毛时安提到,《报告》难得地对上海文艺发展的不足、短板和瓶颈,给出比较清醒的认识。可以说,正是审慎的思考为《报告》增添了“含金量”,而这也将更精准地赋能下一个十年上海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熟悉的文化艺术门类中,新潮流新趋势尤为令人振奋
摊开《报告》描绘的十年艺术上海图景,不难窥见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舞蹈、影视等人们熟悉的文化艺术门类中,无不涌现出紧随时代的新潮流、新趋势。
迈入“黄金时期”的美术馆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富多元的美术展览,最是构成上海美术发展领域的一抹亮色。朱国荣在《上海美术发展报告》中指出,上海美术馆与国外顶级美术馆长期合作办展方式,以及联合中外美术馆展现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关联的相关展出,体现出中国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意味着上海正在向成为世界级艺术中心的方向迈进。郭奕华以《公共空间中的美术馆——上海市美术馆事业发展回望》进一步聚焦美术馆。她认为,“美术馆”这一名词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早已突破展览本身,而衍生出艺术体验、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交等多重含义。也因而,在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中,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正是连接个体与群体、市民生活与城市文化的桥梁,可谓城市文化认同的黏合剂。如是判断,恰为美术馆的新一轮发展蓄力。
再看包括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等在内的演出领域。其中,一系列演艺新业态引发研究者高度关注。驻场演出便是之一,这也可谓伦敦、纽约等国际演艺大都会的“标配”。例如,陈洁在《上海音乐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亚洲大厦“星空间”为代表的沉浸式音乐剧驻场演出,为上海音乐剧行业走向成熟迈出关键一步。林圣在《上海舞蹈发展报告》中提到,以《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为代表的上海舞蹈,开启了国内舞蹈“驻演”的先河。“戏曲+”则为廖夏璇《上海戏曲发展报告》中聚焦的新业态。她举例,像是朱家角课植园内的国内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豫园核心区域“海上梨园”推出的主题戏曲演出等,无不以“戏曲+园林”模式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
而在电影行业,上海电影产业结构的加速更迭,尤为研究者敏锐捕捉。在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的愿景下,围绕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全面应用,上海电影行业提供了多方面经验,这些在张斌、潘丹丹的《上海电影发展报告》中能够找到。通过对上海电影产业重要指标数据进行研究,谈洁以《从中国电影发祥地、全产业链基地到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揭示,上海电影以创新性强化了真正工业意义上的电影全产业链建设,开创了影视与“金融+”“互联网+”、影游联动等,形成独特的“上海模式”。
以跨界思维与开放视野,助力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塑造
《报告》不少篇目聚焦的领域并非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如城市景观艺术、都市摄影、城市空间风貌、非遗创意产品。它们却几乎无一例外关乎城市形象、地域特色,置于跨界思维、开放视野之下,勾勒出艺术上海别具魅力的侧影。在业内看来,这些分析研究成果也将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2012年以来,探索“有机更新”的城市更新发展模式,以提升品质取代扩大规模,成为上海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刘润恩以《上海城市景观艺术发展报告》剖析十年间呈现出显著提升和转型的城市景观艺术,颇具现实意义。文中指出,以世界城市日、城市空间艺术季、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城市文化活动,不断激活空间更新的持续活力。重点围绕“一江一河”发展建设、公园体系、绿道网络、景观照明、美丽街区等方面展开的建设,则为上海留下一大批标志性景观建设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得数“一江一河”沿岸包括“上海船厂1862”、杨浦国棉十七厂、铁路南浦站、总商会旧址、慎余里等多处公共空间区域的活化,不少都已成为引领城市更新、功能重塑的典型案例和网红“打卡地”。
苏州河沿岸以美学提亮带动的品质升级,则进一步在张磊的《苏州河滨水空间风貌特色演绎与营造》中得到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不仅梳理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景观提升的现状,还点出其整体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较为单一的创意、文化、时尚、艺术导向的更新,一方面使得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后的受众有限,另一方面与其作为城市共享景观的目标尚有差距;滨河公共空间构建出现地域性、文化性的缺失,形成大量类似的公共空间。
提炼新的城市IP文化符号,形成鲜明的个性化城市文化名片,已是未来城市品牌打造的趋势。在《上海非遗创意产品发展新趋势》中,周天指出,非遗资源参与到创意产品设计中,不但可以为“非遗”系列文化品牌矩阵提供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还可带动区域的文化产业形成相关产业链模式,形成独特的文化商业模型,为区域性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她尤其留意到,上海的非遗技艺和创意产品,借由世界级展示窗口上海进博会近年开设的非遗会客厅,获得了全球机遇,这对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发挥出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