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晨琰)为进一步增强居民获得基本卫生健康服务的便捷性,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昨天发布本市2023年至2025年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完善机构布局、改善服务体验、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签约服务感受、做好健康管理、优化就医付费结算等六个维度提出十条举措。据此,全市将进一步完善15分钟就医服务圈,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根据十条举措,上海将推动社区中医馆、中医阁以及中医药特色示范站点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毗邻设置,将社区卫生服务拓展延伸至功能社区,推进社区住院与家庭病床服务有序衔接。
在改善服务体验方面,十条举措提出,各区域性医疗中心专家号源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下沉比例逐步达到30%,在市级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指定专人或专窗,实施对社区签约居民的“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为方便在职(校)人群错时就诊,市卫健委还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统筹做好延时服务。比如,在工作日中午提供便民(配药)门诊、双休日提供门诊服务。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十条举措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科诊疗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妇科、儿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心理科等适宜专科专病服务。同时,推动上级医院适宜科室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下沉社区开设门诊服务,每周开设门诊不少于3次,持续做好家庭病床、安宁疗护服务,推进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和中医特色专病(专科)规范化建设。
吸引患者就医下沉,本市还将进一步调整社区药品供应目录,优化延伸处方、长处方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目录衔接,实现区域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目录统一。同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诊疗服务,并依托远程医疗中心和区域心电、影像、检验诊断中心,为居民提供随访和复诊等服务,为社区提供远程医疗和辅助诊断支撑。
在提高签约服务感受方面,本市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每季度至少主动联系1次签约居民,并加密对重点人群的随访;进一步优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建立社区居民服务响应平台。
在做好健康管理方面,十条举措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持续做好0岁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按年度为签约居民开展健康评估,推广市、区签约服务信息平台家庭亲情账户功能应用,形成健康管理的联动效应。
在优化就医付费结算方面,本市将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此外,全市在继续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门诊诊查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对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参加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人员,免收社区住院预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