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9-15 第27,71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笔会

“击楫词人”李一氓

——墨缘录一则

李一氓题跋
       徐俊
      
       最早见到李一氓李老书法,是学生时代在采石矶太白楼。“太白”二字大匾,高悬楼内,独得古意,以致我误以为是古人的笔墨。未想到几年后我毕业到京工作,就在李老主持的古籍小组,竟有机会常常见到李老。
      
       今年是李老诞辰120周年,40年前我入职中华书局,在古籍办工作,那时候李老已经八十高龄,书局同事大多称他李老,一些人称他氓老。李老主持国家古籍整理出版的八十年代,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格局。这个大题目不能在这篇小文中说清,只能一笔带过。
      
       我是古籍办的小字辈,大多数时候是随前辈去北牌坊胡同甲11号陪座恭听,偶尔也去木樨地李老办公室。大多事已经忘却,过手的事稍有些印象,如《中华大藏经》的装帧设计,李老亲自过问,不但自己亲笔题签(内封),还请上海钱君匋先生为封面集字。钱先生不但精研书法,更是装帧老手,书名主体集自汉《史晨碑》,但不都赶巧合适,个别字偏旁集自两字,拼合而浑然天成。除了工作,我也有机会得到李老的新书,比如据他的藏本影印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也有机会看到李老新写的字,当时觉得新奇的是李老自己藏书的题签。隆福寺一位旧书店老师傅经常背着新装好的书来办公室,李老会选一些收藏的线装旧书请他重装,重装后封面签条都是李老小字题写,书法的精雅和题款位置的讲究,都是我以前从未留意过的。
      
       我当时的工作是协助我的领导沈锡麟先生编辑《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另外就是定期给古籍小组成员捆书寄书和抄抄写写,那一代古籍小组成员定期收到的中华新版古籍,纸封上的地址姓名大多出自我手。1996年去香港中华出差,到跑马地拜访饶宗颐先生,看到熟悉的路牌地名,一阵莫名的惊喜,饶先生和牟润孙先生是在香港的两位古籍小组成员。也替李老抄稿子,李老在《一论古籍和古籍整理》《再论古籍和古籍整理》之后续写的《三论古籍和古籍整理》,就是我抄清后交《文汇报》发表的。李老感兴趣的书,一时没有印本,也让我整本照抄,记得抄过阮大铖、姚梅伯的集子。还抄过一本用《望江南》体写的金元时期的民间卦辞,大概是作为辑补《辽金元词》准备的。
      
       李老富收藏,收藏清代扬州漆器名家卢葵生漆制文房多件,连带收到一帧山水手卷,甚是珍赏。李老撰有《跋卢葵生山水画卷》,刊在《文物》1988年第七期。文末云:
      
       我以搜藏卢氏漆器,保有此卷,久欲为之跋尾,俾有所发明,迄荏苒未果。1987年夏避暑北戴河,海风习习,白云悠悠,因书之。
      
       文章发表后,李老拿了手卷和一张老纸,让我按照手卷格式把跋文抄一遍。高度不到巴掌长的手卷,要小字抄写千余字的跋文,我非但字写不好,更没有经验,甚至没有可用的小楷笔,当时犯怵的状态现在想来还很焦虑。勉强写完,在文末补了一个短款:“江中徐俊代抄。”这样让李老文末的“因书之”不至于引起误解。李老又让我们把手卷和新抄的跋文拿到荣宝斋去重装,换上我代抄的长跋。这件手卷李老身前捐给了四川省博物院。手卷有李老原跋,录清汪鋆《扬州画苑录》并附简短识语:
      
       右录汪鋆《扬州画苑录》卷二一则,卢葵生以漆器名,人几不知其能画矣。收卢氏制漆若干事,有极精者,并此画卷,可参证云。一氓识。(钤“击楫词翰”朱文、“一氓六十”白文二印)
      
       手卷重装后我从琉璃厂拿回来,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表示要珍藏李老的原跋作为留念,得到李老许可,经锡麟先生手交我,至今悬挂在我的书房。
      
       李老收藏最富的当然是词籍,去年巴蜀书社出版了《李一氓旧藏词集丛刊》第一辑精装63册,洋洋大观。李老收藏中最重要的一部是清彭元瑞知圣道斋抄本宋元词31家16册,原书第16册为原藏家邵伯褧装池时预留的空白素册,封面题“烬馀词题识册”。李老自1978年开始请齐燕铭为第一跋,复请中华书局冀勤代为奔走,约请京沪名家题跋,依次为齐燕铭、郭绍虞、潘景郑、顾廷龙、吕贞白、夏承焘、俞平伯、吴世昌、钱锺书、任半塘、启功、程毅中、胡念贻、陈友琴、周振甫、周叔弢、黄裳、刘叶秋等40家,最后一位题跋的是唐圭璋,皆一时学苑胜流,蔚为大观。
      
       唐圭璋先生题跋是我去南京出差时,随身背着“烬馀词题识册”请唐先生题写的。1987年6月某日,我骑自行车从南大南苑到南师大校门对面的北东瓜市,拜访唐圭璋先生,请他题写。第三天我再去唐宅取回。年初看到巴蜀影印本,意外发现,题词册卷首“跋目”2页、卷末冀勤1987年6月16日跋4页、李老1988年元宵跋3页,竟然都是我代抄而印象全无。经电话向冀先生请教,确认是她当时命我所书。蓦然间面对旧我,不自信良久。此书随着李老的全部词籍捐藏四川省图书馆。
      
       在古籍办工作期间,受侯镜昶老师之托,请李老为无锡侯家故园题写过“亦园”匾额,这是《词律》编者之一侯文灿归田之所。离开古籍办后,我特请锡麟先生帮我向李老求字留念,李老给我写了一首陶诗,上面钤有“己巳”鸟虫篆印,是我的同事振华兄所刻,在1989年,次年李老离世。这是我收藏的第二件李老作品。
      
       李老书法别具一格,出自颜真卿、何绍基一脉,友人玉吅老谓李老书法于近人更近朱孝臧。我看李老书法的妙处,重要的是师古不泥,变化出新,既见传统又饱含性情,深得天真古朴的韵味。我曾在李老看过的《读书》杂志封底看到李老硬笔随手写下的一副联语:“主人颇有江湖气,坐客能谈山海经。”文词和书法都堪称天真烂漫。写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起李老晚年所写送裱的大字长卷,《琵琶行》《牡丹亭·游园》……李老在藏书和书法中,常以钤印自道平生,有“击楫词人”“长征战士之一”,也有“故纸堆中”“莺歌燕舞之斋”,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但身上有脱不掉的学者情怀、文人雅趣,因此而更加可敬可爱。
      
       琐事难忘,谨以此纪念李老120年诞辰。
      
       2023年8月20日于岱北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