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青浦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三期)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包亚明
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不久前刚落下帷幕,今年是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四周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位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核心的水乡客厅是长三角首个跨省域共建共享项目,随着水乡客厅主体建筑方厅水院在今年5月开工,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将逐渐成形。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实践的空间载体,肩负探索长三角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的历史使命;示范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肩负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发展之路的重要职责。
以自然资源账户为切入点,开辟生态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探索的“试验田”
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作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实践区,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探索跨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有效路径,是示范区“面向一体化、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核心目标。以自然资源账户为切入点,开辟示范区生态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探索的“试验田”,不仅能够深化示范区自然资产的一体化管理,而且能够推进示范区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产由人们直接或间接受益的自然元素组成,是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产权明确、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账户关注的是自然资产所创造的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效益范围,以林地为例,木材生产的价值可以用来评估林地的价值,而林地的碳封存(氧化碳在环境中的自然储存)和污染物去除的作用同样具有价值,而林地所提供的公众游憩场所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又比如生态绿地资产通常包含绿色空间价值、风貌价值、身体健康储蓄价值、心理健康储蓄价值和娱乐价值等。
2012年联合国、欧盟、世界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六个国际组织共同发布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2012》(SEEA2012),这一中心框架被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确认为国际标准,推荐各国政府个性化地采用。早在2006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2010年12月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布了《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以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为基础,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监督管理,注重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2012》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然资源账户的设立,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环境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示范区自然资源账户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同时,需要结合示范区和长三角的实际情况,通盘考量长三角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示范区自然资源账户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还要特别关注自然资源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持续更新账户数据和信息。示范区自然资源账户需要把实物量和价值量的重要环境资产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具有长三角和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核算框架,并保持账户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为收集一致且可比的统计数据和指标提供指导,并确保账户数据的公开和透明,使其可以用于决策制定和公众监督,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的探索。
以绿色基础设施为抓手,打造高质量永续发展的“样板间”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从1999年问世以来,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绿色基础设施的各种定义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聚焦于自然环境因素和绿色空间的相互联系,普遍认同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自然环境因素和绿地组成的相互连接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这个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包括水道、绿道、湿地、林地、公园、农场、农田、牧场、乡土植被、雨水花园、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保护区域等,这些种类多样的自然区域和开敞空间组成了维护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质量的网络。绿色基础设施有效地维护了空气和水资源,保持了自然的生态过程,维系着天然物种;绿色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平衡自然生态和人文游憩需求的功能场所,绿色基础设施更是生态、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以绿色基础设施为抓手,打造高质量永续发展的“样板间”,是推进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示范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营建一个由人工或半人工自然环境主导的绿色空间,而是让人工或半人工的绿色空间也能起到与自然环境相类似的恢复性效果,起到维护生态系统的作用,成为高质量、多功能、互联互通的绿色网络开放空间。这一方面需要注重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实施的良性循环,强化开敞空间质量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促进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倡导低碳环保、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建立通勤与休闲兼顾的蓝绿道系统,鼓励绿色交通方式,倡导慢行友好,构建人、自然及人工环境平衡共生且有机渗透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持续推动绿色生态网络的自我更新与完善,平衡与兼顾绿色空间的生态连接性与基础设施系统的综合服务性。
公共性、可达性、连接性、气候变化、抗灾防险、生物多样性、运动与健康、社会公平、文化传承等,都应该成为示范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绎的主题;公共健康和福祉的改善、示范区韧性发展的提升、长三角区域认同感的增强,更应该成为示范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高质量、多功能、互联互通的追求。
融合自然资产与绿色基础设施,构筑生态优势转化的“新标杆”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有效地融合示范区的自然资产管理和绿色基础设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筑生态优势转化的“新标杆”,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无疑是示范区的发展愿景。从自然资产账户的视角,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自然的资本价值,也可以观察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以及这种价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范区的绿地、河流、湖荡、林地、湿地、圩田等共同组成了较为完整的绿色网络,而协调一体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能够进一步优化示范区湖荡水网圩田的生态环境基底,厚植绿色底色。从生态、产业、空间、交通及设施支撑、公共服务等可操作的维度,有效地融合示范区自然资产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能够增强示范区绿色、高效、智慧、安全的特色,而且能够支撑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示范区河、湖、田、镇、村和谐共生相生相映的滨水人居文明,演绎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融合示范区自然资产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需要在综合考量示范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形态格局的基础上,采用低冲击度的干预手段和适合的组织方式,对现存绿色生态空间进行整合串联和增补优化,引领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营建;同时还需要关注不同群体对绿色生态空间服务需求的差异,着力培育自生发展的绿色生态空间,塑造一个低碳的、具有气候适应性和生态友好型的新江南水乡。
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是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统一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的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自然资源账户与绿色基础设施的两条发展路径,将助力示范区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示范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先手棋和突破口的分量,有利于更快地提升长三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更好地融合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灵韵。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