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8-05 第27,67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综合

上海努力提升绿色在城市生活中的参与度感受度,满足市民绿色生态空间需求

全域增绿扩绿,公园城市绿意更浓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私家花园”,已然变身为市民游客可以步入的口袋公园。 本报记者 周俊超摄
       ■本报记者 史博臻 实习生 张钧琪
      
       千万人努力换来满目青翠。这一处处公园、一片片景观林地,以及其间纵横、交错、连接的一条条绿道,一切皆有茂密的成长。生态之城就这样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自然营城。从补短板打造城市高品质绿色空间,到提质量赋予田林廊道多元功能,再到“精融合”从全域范围增绿扩绿,上海正努力提升绿色在城市生活中的参与度和感受度,以满足民众对绿色生态空间的需求。
      
       据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末,上海森林覆盖率已达18.51%。坚持“绿水青山”与“人民城市”理念相结合,本市计划到2025年建成50座左右开放休闲林地公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200座左右乡村小微公园,同时积极推动单位附属绿地对外开放。
      
       开放休闲林地
      
       走不进的密林变可穿行的绿洲
      
       沿着松卫南路驱车南下,高楼慢慢隐去,林地间一片世外桃源。
      
       金山区张堰镇百家村开放休闲林地正是好风景。水杉、银杏、香樟森然欲动,树龄最大的已有18年;樱花、红枫、二月兰、紫鹃花、马蔺簇群错落,一幕斑斓世界。两片特色林水资源玉兰湖、蝴蝶湾,后者因状似蝴蝶而得名。水岸边,蜿蜒成趣的步道,可供畅游森林与湖岸,成为村民、游客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
      
       类似百家村这样的开放休闲林地还不少。据市绿化市容局林业处处长徐志平介绍,2021年至2022年,上海通过改造利用原有的公益林等林地,建成62座开放休闲林地,其中8座是千亩以上的景观游憩型开放休闲林,50余座是服务周边居民的健身休憩型开放休闲林地。今年,已落实千亩开放休闲林地6座、小微开放休闲林地58座,其中15座已完成施工。
      
       这些开放休闲林地特色各异。比如,崇明庙镇的种种片林开放休闲林地,以“森林中的调色板”为主题,形成5个特色区域,集合静思冥想、科普教育、观光湖岸、领略彩叶、漫步林丛等功能;青西郊野公园周边的开放休闲林地则主打以水乡森林和野趣生境为特色的森林空间,与郊野公园一起,构成绿色舒适圈。
      
       几年前,绝大部分林带出于森林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并不允许旁人随意进入。为了让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近年来,林业部门在保护和开放之间权衡林地的生态效益、社会功能,考虑开放一部分条件成熟的林地。通过提升改造,增加道路、厕所、座椅、长廊、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设备,曾经“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变得可穿行、可欣赏、可享受,逐步实现从生态功能向休闲功能的转变。
      
       单位附属绿地
      
       打开围墙,打开的是融合之门
      
       炎炎盛夏,徐汇区天平路街道一座百年独立花园洋房的附属绿地,成为人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浓密的绿树和草坪、复古的欧式喷泉、蜿蜒曲折的小径……这处1000多平方米的吴兴路87号口袋公园曾是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单位附属绿地,人们过去只能隔着围墙观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空间。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金宇峰表示,最初难免有顾虑,体科所作为体育专业研究机构,常有国家级运动员出入,具有一定私密性。并且,办公大楼为历史保护建筑,需要妥善保护,不建议拆除全部围墙。
      
       徐汇区绿化市容局与上海体科所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对点位沿围墙栅栏处、路人可见的点位内部植被进行整理提升,增加通透性和美观度。
      
       焕然一新的吴兴路87号口袋公园,与高安花园、衡山花园等口袋公园串联成线,增加了衡复风貌区的绿视率,完美融入周边街区的氛围,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享受绿地美景。
      
       在上海中心城区,不仅很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形的围墙被拆掉了,一些高校院所也敞开大门,绿地变成口袋公园、变成人人共享的公共空间。2022年底,华东政法大学将万航渡路沿线围墙拆除,保留原有的古梅亭榭和叠石流泉,围绕华政亭辅以矮绿篱和宿根花镜,让充满书香气的校园和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近。
      
       近年来,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围绕“全域公园、无界融合”理念,推进“公园城市”开放共享,将整座城市作为公园基底开展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引导开放空间与自然资源融合,构筑开放包容的大美形态。
      
       这里的“公园”,不仅仅是狭义上建设用地里的“公园”,更多是指上海全域的绿色开放空间。“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推进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开放空间约100万平方米,改造成35个以上口袋公园。尤其在新建区域,鼓励城市绿线、道路红线、河道蓝线、开放地块内外绿色开放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绿道
      
       “绿色动脉”串联城市生态空间
      
       “一条道”串起“一片绿”。上海着力构建一张毛细血管般的绿道网,给城市提供一套还路于民的慢行系统,由绿道延伸,在绿意之中点缀春花秋色,更是营造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小园。黄浦江畔琴键春园的烂漫樱花、苏河十八弯的醉人秋色、广粤路绿道的四季缤纷、新江湾城的湿地鹭鸟……市民走在四通八达的绿道上即可饱览一年四季的景色。
      
       到2022年底,上海绿道总长已达1538公里。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未来几年,本市将依托环城生态公园带和五个新城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生态廊道及重点绿地建设等,加快推进绿道建设。今年将完成绿道建设200公里,到2025年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2000公里左右。
      
       其中,五个新城基本建成“一区一环、互联互通”的区级绿道网络,强化社区绿道与市、区级绿道的联通、成网,全面提高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最终把绿道建设成生态之道、休闲之道、健康之道。
      
       绿道从建设源头上还考虑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社区绿道设置座椅、健身设施等满足居民基本的功能需求。市级和区级绿道增加厕所或者厕所指引、自助售卖机、驿站等,满足居民更多需求,甚至包括便民服务箱、充电宝、饮水机等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