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现并解决民生“小问题”,老港镇人大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以大河村人大代表联系点为抓手,利用联动+联建+联治的办法,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米”,助力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提质增能。
“联络站+联系点”联动:大河村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区域内祥欣畜禽有限公司探索建设农业产业集群,村企合作、共建双赢,是大河村的特色。按照镇人大代表“家站点”布局规划,祥欣公司人大代表联络站、大河村人大代表联系点陆续成立,开展两级联动,并逐步建设成为倾听意见、开展活动、履职交流的平台。
联络站发挥专业资源优势,联系点则发挥民生服务特长,代表们共同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让“家站点”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履行职责的载体、学习交流的园地、听取民意的场所,把工作的新成效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社区治理新成果。
“联系点+睦邻点”联建:老港镇老年人口多,镇党委、政府建立了80多个“睦邻点”。其中,大河村有五个睦邻点,大河村将人大代表联系点延伸至睦邻点,一方面了解农村养老问题,一方面促进代表联系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民情民意“传声筒”。
联系点和睦民点的联动,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提供了一个现场反映问题、提出个人需求的平台,产生了“提升代表能力、宣传政策文件、了解群众需求”的三重效益,让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联治:为了更好全时段了解、回应选民各类需求,镇人大通过探索机制,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围绕收集社情民意这一代表履职的主线任务,充分延伸了人大代表的“耳”与“目”。
大河村的民情联络员队伍以村民代表为主体,实时收集群众普遍反映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诉求,使人大代表更快更真实地掌握到基层工作现状及民情民意。同时,也为选民提供民生政策、信访纠纷、土地建设、法律援助、户口办理等专业化政策咨询指导,有效化解群众的各类疑惑。
今后,老港镇将继续用好“联”字大文章,让“站与点、点与心、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相连,发挥1+1>2的工作合力,把“家站点”真正建到群众身边、建到选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