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展台展柜前,观众正在咨询特色商品。 康瑜摄
■本报记者 付鑫鑫
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7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以“深化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超过560家农特产品企业来沪展示展销。
本届展销会参会地区相比以往更多,不仅包括上海对口的新疆喀什、克拉玛依,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省,湖北宜昌夷陵,重庆万州等地区,还有上海对口合作的辽宁大连市、福建三明市、安徽六安市。原对口协作地区贵州遵义以及与上海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来参展,助力和支持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希望与上海结下的“一面”之缘越来越深
重庆小面风靡全国。“不过,像这种即食的重庆小面市场上比较少见。”重庆市万城一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浚翔在东一馆展台前一边展示一边说,万州杂酱面传统制作技艺、万州豆瓣酱制作技艺分别是重庆市非遗、万州区非遗。“第一次来上海,为适应长三角的清淡口味,我们带了20多款速食面,希望和上海市民企业结下的‘一面’之缘越来越深。”
万州是中国烤鱼之乡。重庆市万州区对口办副主任宋丰志告诉记者,这次,参展商品在风味上有所微调,分微辣、中辣、重辣,“我们相信这次展销会不仅仅是面向上海市场,更是面向全国展示的大舞台”。
“真心感谢上海帮扶!”这句话,万州区水利局副局长李国祥10分钟内说了三遍。他表示,这次万州区带来的红茶、绿茶都是有机认证的“零添加”茶叶,“最贵的茶叶可以卖到3万元一斤。如果没有上海多年来的帮扶,改造完善当地茶园的基础设施,茶叶不可能‘华丽变身’这么快。而且,茶园的发展解决了当地中老年女性在家门口的就业。给茶树修枝、除草、摘虫等手工活,可让茶农每年人均增收2000-5000元”。
产销对接,还送万张景区免门票优惠券
“与北方圈养的牛不同,贵州黄牛都是散养型。而且贵州黄牛肉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新带了5种鲜牛肉,相信新老产品都会畅销一空。”贵州牛羊产业协会会长杨泽忆起对口帮扶之情,很感谢上海。“黄牛如何保种育种、如何标准化养殖等等,上海传授的先进经验和高新技术让我们有了致富‘秘方’。”
茅台冰淇淋的酱香、黄牛肉的肉香、黔茶的清香……记者从贵州省商务厅获悉,此次贵州组团参展以“山海情深 贵品入沪”为主题,有60余家企业共121款产品,涵盖大健康、果饮、黔茶、黔酒、特色食品、预制菜等6大类。并计划与上海光明集团、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大宗采购商对接。
除了美食,还有美景待赏。7月20日至7月23日到贵州展厅参观的观众,可领取黄果树瀑布、小七孔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免门票优惠券联票一张,总计发放1万张。
打造“五个一”品牌,特色商品展销直通千家万户
在中央大厅二楼平台右侧,一个透明玻璃房的快闪店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
今年6月,上海地铁2号线有两趟列车被装裱成“驶向幸福的山海情深号”。展会现场的“山海情深”声音快闪店则开展“留下声音祝福,参与对口帮扶”活动,扫码就有机会抽取申花主场赛事球票、浦江游览船票、久事美术馆文创折扣券等奖品。
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助力上海对口地区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联合建立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以塑造“百县百品”品牌为抓手,逐步形成“五个一”上海消费帮扶特色品牌。
线下展销会不过数日,但特色商品展销“永不落幕”。此前,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已牵头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帮扶阵地,促成20家直营店、20家生活馆和174家专店专柜布局。通过店、馆、柜,推动百余款“百县百品”入列商品及各色生鲜农特产品入市销售,使更多对口地区特色商品直通申城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