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5-19 第27,59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3版:要闻

苏州河:一桥一主题、一桥一风景

沿线15座桥梁年内完成景观提升

制图:李洁
       ■本报记者 史博臻
      
       苏州河上,鳞次栉比的各座桥梁记录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还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城市风景。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根据《苏州河桥梁景观提升计划》,上海今年要完成15座桥梁的景观提升,包括乍浦路桥、浙江路桥、南北高架桥、安远桥、昌化路桥等。
      
       此次桥梁景观提升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市政府专题会议审定,将进一步提升苏州河两岸景观品质,给市民游客带来更美好的休闲游憩体验。据了解,该方案主要呈现3个特点——
      
       首先,瞄准苏州河景观照明“城市名片”的目标定位,紧扣“苏河夜色、魅力申城”主题,延续“温馨雅致”的苏州河夜景基调。
      
       其次,按照“一桥一主题、一桥一风景”设计要求,考虑桥梁结构、历史文化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景观提升重点和亮点,统筹平衡整体性和个性化。
      
       再者,践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全面使用节能灯具,控制灯具功率和亮度,采用启闭节能控制方式,纳入市、区级集中控制系统。
      
       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将结合桥梁的历史文化、建筑形态等,突出亮点、塑造特色。
      
       一桥一历史、一步一风景,每座老桥都是记忆之宝。15座景观提升桥梁中,浙江路桥最“年长”,建成于1908年,为鱼腹式桁架桥,是外白渡桥的姐妹桥,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方案以“流光乐章”为设计主题,利用梁下结构格栅暗藏灯光,形成光之“琴键”,光影如钢琴弹奏般变化,将桥下空间化为音符舞台。
      
       1927年建成的乍浦路桥,与小陆家嘴地区隔江相望,是苏州河最佳打卡地之一。未来以“四季沐歌”为设计主题,为桥腹增添春、夏、秋、冬四季色彩,通过光影幻彩交替让游人感受苏州河的四季风景,与远处小陆家嘴夜景遥相呼应,共同呈现一场梦幻的视觉盛宴。
      
       造型迥异的苏州河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更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标签。
      
       上海第一座主题雕塑装饰的“中西合璧”桥梁——武宁路桥建成于1956年。本次提升围绕“苏河夜曲”展开,调整桥柱的整体色温,进行更加细致的明暗刻画;桥底设置花纹透光板,投射与桥头堡相呼应的光影效果;桥侧设置特色数字水帘装置,当游船行至桥梁前,可观赏水帘光影秀。
      
       苏州河上桥幅最宽、游船通行桥底时间最长的桥梁——南北高架桥建成于1995年。经改造提升后,将展现“天穹之境”。在桥底设置智能互动投影,游船经过时变换画面,丰富市民游客游船体验。常态模式时,投影图案舒缓,呈现水纹波动的视觉效果;节假日模式时,利用感应控制系统,在游船经过时开启投影互动模式,游人可见鱼群在头顶一路相随,充满趣味性。
      
       苏州河上唯一一座轨道交通桥梁——3号线凯旋路桥建成于2000年。按照“未来畅想”的提升设计思路,将通过红色静态投光照亮桥拱,利用桥侧动态变色光烘托氛围,此外,还将设置AR(增强现实)灯光秀,市民游客可在手机上观看桥梁、轨道交通和虚拟场景相结合的梦幻世界。
      
       苏州河上唯一一座双塔拉索桥梁——安远路桥建成于2022年,以U形造型跨越苏州河之上,它既是人行观景桥,也可推行非机动车。提升主题为“苏河之链”,突出栏杆和双塔拉索的照明,栏杆采用一体式发光板。常态模式时,栏杆为单色光,节假日模式时,开启幻彩互动功能,通过发光板进行色彩交融变幻,桥体设置感应装置捕捉行人行动状态,实时投射到栏杆,形成互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