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活动现场,李白烈士后人把《永不消逝的电波》剧本捐赠给李白烈士故居。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本报讯 (记者 单颖文)“这些剧本在李白烈士故居将得到更好的保存,让更多人了解我祖父和许许多多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故事,并为相关研究作出贡献。”昨天,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的“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现场,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把家中珍藏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电影配乐剧本等捐赠给李白烈士故居。
同时,由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少年志愿者、青年演员等共同演绎的原创舞台情景剧《电波中永生》首度亮相,缅怀李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情怀。
位于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烈士故居,是他生前最后一处住所,也是他最后工作和被捕的地方。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场馆与社会各方的交流合作,让文物更加流动、故事更加生动、观众更加感动,更好传播上海红色文化。
在众多描述隐蔽战线斗争的文艺作品中,1958年上映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堪称经典。李立立介绍,近年来,他一直在收集与祖父有关的资料,其中包括祖母裘慧英在世时悉心收藏的物件。在一次翻阅过程中,他发现了这三本非常珍贵的剧本,剧本封面上还留有剧组写给祖母的“慧英同志指正”字样。让他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专业保护措施,这些文献在发现时均已泛黄。他相信,把剧本捐给李白烈士故居,既能起到教育作用,也将让电影历史资料研究更加丰富。
此次首演的原创剧《电波中永生》以“少年传承”为主题,将李白为人物原型的舞台情景剧与非遗皮影戏相结合,让烈士形象再度鲜活起来。在情景剧中扮演李白的“小红花”志愿者王则尧今年10岁,原本他只知道李白是一名发报员,牺牲在解放前。经过此次排演,他对李白烈士的革命故事有了更多了解。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李侠的上海歌舞团演员王佳俊说,舞剧已经演出了500多场,他仍感觉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心灵洗礼。一次巡演后,一名90后观众留言告诉他,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使命、光荣。”他说,将以更精彩的演出,向更多青年讲述这个关于信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