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锡绘制的座头鲸陷阱捕食示意图
编译/本报记者 李纯一
大鲸垂直停在海中,一动不动,仰头张开大嘴,口鼻突出于水面,像是海平面立起一个九十度角的洞穴。小鱼纷纷跳上来。不多久,大鲸合上嘴,小鱼们被“鲸吞”了。
2010年代,科学家们才观察到鲸类这种奇特的捕食方式。2011年,泰国湾的布氏鲸在水面上以直角张开下颌,科学家们称这一行为是“踩水进食”(treadwater feeding)。大约在同一时间,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的座头鲸也出现类似的行为,又被冠名为“陷阱捕食”(trap-feeding)。
不过最近,人们发现,这种不寻常的捕食技术在两千年前就有记录。
约翰·麦卡锡(John Mc Carthy)博士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的海洋考古学家,他在阅读北欧神话时发现,有一种唤作“哈夫古法”(hafgufa)的海洋生物,对它的描述似乎完全符合上述进食行为。哈夫古法字面义为“海上蒸汽”,被认为是出没于格陵兰附近水域的一种海怪。“这真是一个巧合。”麦卡锡说,他读到这段古代文献,是在看到鲸类踩水进食视频的一年后。他与同伴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海洋哺乳动物科学》杂志(2023年2月号)上。
古代文献中关于这种行为的描述不止一处。最早的描述出现在《博物学者》(Physiologus)中,这是一份成书于公元二世纪中叶之前的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手稿,在中世纪早期的流行程度仅次于《圣经》。书中保存了从印度和中东带到埃及的动物学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自然史学者(包括希罗多德、克特西亚斯、亚里士多德和普鲁塔克)、商人和旅人。编纂者认为其中的动植物与风土描述都是自然科学的“真实”,因此自称“博物学者”,尽管其中还一板一眼地著录了塞壬海妖、独角兽等人类幻想中的生灵。
在《博物学者》中,古希腊人将这种生物称为aspidochelone,意为盾龟。一个现存版本的描述如下:“当它饥饿时,便张开嘴,从嘴里呼出某种好闻的气味,这种气味一旦被小鱼察觉,它们就会聚集在它的嘴里。但当它的嘴里装满各种各样的小鱼时,它突然闭上嘴巴,把它们吞下去。”
最详细的描述则出现在13世纪中叶古挪威语的Konungs skuggsjá(《王者镜鉴》)中:“我们叫它哈夫古法……觅食时……这大鱼张开嘴一段时间,嘴开似一个大峡湾,不知不觉中,鱼群就涌进来了。把肚皮和大嘴都装得满满当当以后,[哈夫古法]就闭上嘴,这样就把所有来寻食的猎物一网打尽,藏在里面。”
《王者镜鉴》是用于君主教育的读本,其中保存了北大西洋水域真真假假的海洋生物的记录。长期以来,哈夫古法都被认为“应归入奇幻世界”。但是麦卡锡说,虽然叙述者夸大了尺寸……却并非全然超自然的幻想性描述。
麦卡锡还表示:“哈夫古法让这些学者感到沮丧,因为他们搞不明白它对应的是什么动物。”毕竟当时的学者还无法分辨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现在,我们认为我们有了一个解释。”
他们认为,哈夫古法就是大鲸,它的这种捕食技术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大开的鲸嘴仿佛提供了一个明显的庇护所,小鱼会本能地朝它涌去。其实,不单小鱼会误认,人类也会。人们觉得它就是一座岛。《一千零一夜》中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里,船上的旅客中途登岛休息。正当他们生火做饭的时候,船长发现这岛摇晃起来——“这不是什么岛,而是漂在水上的一条巨大的鱼!”他呼喊着让大家赶紧上船,因为那条受热摇动的大鱼一旦沉下海面,“岛”上的人都会送命。梅尔维尔《白鲸》里也有大鲸像岛屿的描述:“那条大鲸在那里面滚动它那岛屿般的身体……”小说开头的图书馆员选录里,也有好些诗人所见略同,如弥尔顿《失乐园》:
“那利维坦
最大的动物,像个海岬
躺在海里睡觉,游泳,
像块流动的陆地,它的鳃吸进
一个大海,又把大海喷出来。”
蒙哥马利《大洪水前的世界》:
“从可怖的利维坦到昆虫,
无数生物群集波涛,
鲸,鲨鱼,巨兽,
它们受着神秘的本能的指引,
成群结队,有如浮动的岛屿”
研究者们觉得有趣的是,鲸类的“这种进食方式在几千年前就有记载,但在最近几年却被描述为一种新见技法”,并推断“陷阱捕食很可能只有在存在其他捕食者的情况下使用”,因为这是在个体鲸身上观察到的,并不是一种社会性的捕食活动。“它对鲸的体能要求很低,所以只有在捕食狂欢后,仅剩下较小的鱼群时最有意义。”也有研究者认为,鱼群密度很低时,鲸也会使用这种节省体能的方式,因为太用力显然得不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