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闻佳
体验过痛得“生不如死”的感觉吗?疼痛视觉评分将疼痛级别从0-10分进行分级,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近日,一位被折磨了一年多的“9分痛”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成功获得救治。
“医生,我的左半边头、耳朵旁、脖子,像被电击一样,把我折磨得快要疯了,救救我吧。”76岁的朱阿姨四处求医无果,出现在仁济医院周洪语主任医师的门诊。由于头痛,朱阿姨每天吃不好、睡不着,而家属只能干着急。
周洪语详细问诊得知,大约一年半前,朱阿姨的左侧头、面、颈、胸部曾患有带状疱疹,经治疗疱疹消失了,却遗留下神经痛,表现为电击样疼痛,阵发性加剧。
为此,朱阿姨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经多次神经阻滞、射频治疗、神经松解手术以及针灸等多种方法,疼痛仍频繁发作,无法改善。
来到仁济医院后,朱阿姨经疼痛评估以及CT、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颈部占位等器质性病变,结合病史诊断为顽固性头面颈部疼痛,病因锁定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查体,朱阿姨左侧头面部无法触碰,疼痛视觉评分高达9分!也就是说,剧烈的疼痛已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经量表检测发现她还伴有抑郁、焦虑表现。
药物测试服用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后,朱阿姨的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了不良反应,且有成瘾风险。经鞘内注射微量吗啡试验,疼痛有明显缓解,但起效慢。此时,治疗团队把目光投向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周洪语介绍,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通常通过腰穿鞘内给药,主要应用于癌痛和各种类型慢性顽固性疼痛,特别是在三阶梯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治疗后,鞘内用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给药量仅需口服剂量的三百分之一。
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是将智能输注泵植入患者体内,通过腰椎穿刺置入鞘内导管,将药物输注到脊髓蛛网膜下腔,再通过脑脊液作用于神经受体,达到长期镇痛效果。
考虑该例患者为头面颈部疼痛,常规腰椎穿刺鞘内给药,难以快速、高效到达脑内痛觉中枢,周洪语考虑将药物输注系统植入第三脑室,使药物直接输送至疼痛中枢。这就好比是直接往树根浇水,效果更快也更直接。此外,针对该患者病情,如果单行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难以解除长期疼痛引起的抑郁焦虑症状,经团队讨论决定,加做前扣带回射频毁损术,从痛觉情感环路解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最终,这场手术由神经外科功能团队周洪语、马军峰和郭烈美医生共同完成,手术十分顺利。经术后近两周观察,患者疼痛基本缓解,情绪平稳,停止口服止痛药,偶有头痛的评分仅1-2分。朱阿姨终于摆脱病痛折磨,家属也激动地表达感谢:“一家人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