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颖文
昨天恰逢立春节气,9岁小囡曈曈身着唐装,在上海阿婆指导下包出“人生第一个汤团”,圆扑扑的团子拉出“耳朵”便成了生肖兔;非遗传统的“拉毛”款兔子灯,配上幻彩小灯泡,夜幕下很是吸睛……这个周末,四川北路上的今潮8弄与“早春乐事集”等携手推出一档元宵双市集。无论是观灯赏景的市民游客,还是市集上的手艺人,都怀揣传承的敬意、创新的心意,以“手作的年味”赋予传统年俗新的生机,百年石库门弄堂沉浸在海派新潮的独特魅力之中。
曈曈母亲说,希望女儿感受一下传统年味,便带她来到这里走走逛逛。一位老人现场包水磨汤团的场景吸引了她们娘儿俩,孩子在摊位前跟着老手艺人学了起来,也让妈妈回想起自己儿时一家人包汤团的时光。6个自制汤团下锅,蒸汽氤氲,升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热情。
按下开关,七彩灯光亮起来,80后游客严先生很是惊喜。看着身边拉着“白须”兔子灯嬉闹奔跑的孩子们,他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小时候,也感受到传统习俗被赋新意的影响力。兔子灯市集主理人是拥有47年非遗手艺制作经验的李建国,他说,结合人们的怀旧情愫和对使用场景的新需求、对色彩的新喜好,他用传统技艺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兔子灯:小的只有鸡蛋那么大,大的高达1.6米,可以拉着也可以提着、挂着。除了传统的白色表面,他还用各类彩纸、彩色塑料薄片做装饰,既传统又创新。
今潮8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处沪上时尚新地标近期首次以室内、室外双市集形式,推出一批具有交互性质的新春文娱活动。希望通过增强市民游客与手艺传承人的互动交流,在“共创”中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民艺、风物文化,激荡国潮创新,用今天的生活潮流更好传承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