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上大科技园是上海首家区校合作建设的环大学科技园。 (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 徐晶卉
2021年2月28日,环上大科技园正式运营,成为上海首家区校合作建设的环大学科技园。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向记者披露了一组最新数据:环上大科技园去年新增落地企业200家,累计培育企业近323家,引进注册资本超20亿元;去年科技成果转化25项,累计超50项,成果转化金额超2亿元。对于一家运营不足两年的园区来说,科技成果转化“亩产率”很高。
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特殊存在,它一头连着高校的创新智慧,另一头则需直面产业与市场的挑战。在“从0到10”的创新全过程中面临的方向、资金、政策之困,科技园都会碰到,如何加快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刘昌胜以环上大科技园为样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让高校与区域经济用同一种语言说话
大学科技园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走过20多年的发展道路,刘昌胜很清楚它的问题所在——高校科研人员往往技术过硬,但当他们怀揣研发成果走出实验室时,却缺乏接驳市场资源的经验,“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育人才,校园的空间和氛围不足以支撑科学家变成企业家,科研人员不知道去哪里找资本,对应对市场风险也准备不足”。
有段时间,一些大学科技园也试水过其他运营方案,但同样发现了问题:如果由市场主导,资本是有了,但科学家难以交付信任。
环上大科技园探索的则是一种全新模式——区校合作,由学校和宝山区双方派团队共同成立环上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体制机制的底层逻辑上实现创新突破。用刘昌胜的话来说,就是“让高校与区域经济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他说,大学这些年一直在“拆围墙”,当下的一个方向,就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这几年,上海大学所在的宝山区正着力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我们调研发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打破高校围墙,同时承接区域发展需求,两方面可以用同一套语言体系沟通协力,产生乘数效应”。
在新模式中,学校和区域可优势互补、高效协同。学校提供创新平台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种子,宝山区则投入50亿元科创母基金,还制定了环上大科技园“黄金十条”专项政策,共同呵护各创新主体走通“从0到10”的科创之路。
让创新要素和经济要素“双向奔赴”
在刘昌胜看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亟需创新要素与经济要素的“双向奔赴”。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要走向市场,就要建团队、找厂房、觅人才、要资金,走向市场化。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互联网大厂则寻求“拿来主义”,最好是能迅速获得“从10到100”的商机。
上下脱节的部分,正是大学科技园要破局的“从1到10”转化。刘昌胜说,除了校区合作外,环上大科技园还在探索更加合理的配比模式,将政府、高校、资本有效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他特别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即“从1到3”“从3到5”的早期孵化,“钱不用投很多,关键要敢投”。因此,除了宝山区的50亿元母基金之外,上大科技园还与上百个市场化基金沟通,通过技术经纪人及各种路演,帮助企业完成“从1到5”的发展,“无论是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还是清华启迪科技园,这套模式都较为成熟。在孵化器的小试、中试成功了,后续接棒的人也就多了”。
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环上大科技园的企业。它的“从0到1”,是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多年研发的结果——“水面无人艇”,总经理张良梁对创业的感触良多,“技术在实验室达到成熟阶段,只意味着其走向市场的历程完成了20%”,通过园区的帮助,企业去年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今年我们将继续市场拓展,争取完成5000万元到8000万元的B轮融资,目标是成为无人艇龙头企业”。
张良梁所体验到的服务,被刘昌胜概括为“链式服务”,包括场地、资金、人才、实验室、子女教育等企业自己难以一手搞定的服务,在科技园形成系统集成,“最关键的是,要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有效供给,如此形成推力,一棒接一棒压茬推进,帮助企业成长”。
走进创新“无人区”更要形成合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关键。实现“从0到10”全过程创新,就要加快推动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从环上大科技园里成长的企业样本分析,刘昌胜也注意这种转变背后的必要性,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很多前沿技术走到了创新“无人区”,这意味着没有成熟套路可搬,要靠自己摸着石头找寻方法论,并且要把科技和经济统筹起来思考。他说,创新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任务不同,“从0到1”的基础突破可以不计成本,但从技术走向市场,解决市场定性问题、组成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这个过程中需要经济考量,挑战也是巨大的,更需要积极整合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在向高风险创新领域进军的过程中形成合力。
刘昌胜同时表示,市级层面关于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已出台很多政策,但大多较为宏观,这些颇具含金量的政策要真正深入区级层面才能有效落地。他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政策供给的细化工作,真正实现科技工作者敢干、愿意干,进一步畅通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