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周渊
上海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来自市商务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市外贸进出口额达414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增速居首。其中,出口1742.7亿元,增长26.2%;进口2407亿元,增长9.2%。继7月进出口总额首超4000亿元之后,上海外贸再度刷新单月纪录。
外贸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也让上海外贸走出V形反弹——进出口总额已由上半年同比微降转为前8个月同比增长4.8%。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在稳经济、促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行业是上海外贸连刷单月纪录的推手?哪些因素铸就了上海外贸复苏的强劲韧劲?答案就蕴含在企业反馈、政策供给之中。
多个行业发力,推动外贸“加速度”增长
7月,上海外贸月度进出口额达4042.2亿元,同比增长23.0%;8月,进出口额上探至4149.7亿元,同比增长15.8%……连续两个月的“长阳线”,拉出了外贸复苏的“加速度”。
“加速度”从何而来?在业内专家看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快于整体,部分优势产品实现倍增,成为拉动进出口额创新高的重要推手,“从数据来看,包括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都接近或实现翻番,为稳外贸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自车企的反馈同样体现了这种喜人的增势。上汽集团的数据显示,8月,海外销量高达10.1万辆,同比猛增65.7%,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首个“海外市场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的企业。1月至8月,上汽累计海外销量近58万辆,同比增长56.7%。
海外销售节节高,上海口岸一片繁忙。9月13日晚,“全球纯电超能跨界车”MG MULAN在全球同步上市。同一时间,上海海通码头,一辆辆MG全球车缓缓驶上滚装船,踏上远赴欧洲的旅程。同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1月到8月达成399939辆交付成绩,其中出口总数近16万辆。
从进口来看,包括乘用车、钟表、首饰、钻石等高端消费品进口增速领跑。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重点产业所需原料零部件进口尤为旺盛,其中,计算机通信产业生产所需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进口分别增长23.2%、42.2%、73.7%,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镍铁、碳酸锂进口增长更是达到216.3%和37.1倍。
而一些重工行业的进口与出口同步加速。以船舶工业为例,随着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入上海,旗下在沪船企造船量再创新高。据海关统计,1月至8月,上海累计出口各类船舶407艘,同比增长40%。浦东海关还开辟“邮轮项目”专用通道,对大批量进口设备“随到随检”,并实施企业专用码头门到门现场查检,实现船用物资通关“零等待”。
专家表示,民营企业对地区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企业对“一带一路”开拓力度不断增强……这些都是近两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额连创新高的重要推手。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多举措激发外贸潜力
外贸复苏的韧劲,与上海的营商环境也有强关联,多举措出台进一步激发了外贸增长潜力。
“上海海关对新政的敏感度特别高、回应速度特别快,帮助我们打开了新商机。”进口商上海牛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陌苏口中的政策,是指今年1月中国和肯尼亚签署的肯尼亚鲜食鳄梨(牛油果)输华议定书。▼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为保证来自非洲大陆的鲜食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上海海关推出“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快速验放”“附条件提离”等改革便利措施,将通关时间压缩至两天以内。
刘陌苏所在的企业就是政策受益者,8月中旬,公司首批进口牛油果在完成通关后,已于9月在盒马等零售渠道上架。走通流程后,企业也早早展开布局,“目前我们已与肯尼亚3家大型果园建立合作,明年起我们每周都有进口计划,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超9000吨”。据上海海关统计,1月至8月,累计已有货值47.2亿元的非洲农产品自上海口岸进口。
作为服务提供方,上海欣海报关公司副总经理竺薇对疫情后通关环境的再次提升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7月,上海海关出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试点实施办法,建立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全流程的新型海关监管服务体系,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在通关管理上,隶属海关为试点企业开设通关“绿色通道”,提供专人跟踪、专窗服务,支持企业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汇总征税等模式,加快进出口通关速度。受益于此“绿色通道”,公司代理的一家半导体行业企业,月申报量从4月的200票增长到目前的1300票。
市商务委、各区也纷纷出台相关促进举措,共同激发本市外贸增长的动能。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上海累计进出口额达2.7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为稳住全国外贸大盘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