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9-20 第27,35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教育/卫生

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目标,虹口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圈”出幸福密码“圈”出治理效能

位于虹口区的和平公园即将重新开放,为环瑞虹社区“一站式服务”再添新功能。 本报记者 陈龙摄
       ■本报记者 单颖文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不久前开出了第一家社区咖啡馆欧邑小站,咖啡氤氲中,一期期邻里议事厅、艺术展、故事会链接起街区温情;下个月,以“顶流”配置家门口公园的和平公园即将向公众开放,为环瑞虹社区“一站式服务”再添新功能,也为上海再添“城市会客厅”新地标……这是虹口区全面推进、加快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虹口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目标,在15分钟步行距离半径内将民事理顺、民心聚拢。各街道以创新社区治理一街一品“虹馨工程”品牌项目为载体,在微更新中盘出“小而全”的新空间,也通过顶层设计引入“高大上”的新载体。同时,尊重民意,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在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中,“圈”出居民生活便利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圈”出高效能治理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方案。
      
       “腾笼换鸟”盘出“小而全”新空间,“圈”出自治共治活力
      
       虹口区老旧居民区较多,依托党建引领,多个街道正通过微更新在寸土寸金的社区里盘出“小而全”的新空间,以复合功能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由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活力。
      
       开在百年小马路欧阳路上的欧邑小站,是欧阳路街道引入社会力量经营的首家社区咖啡馆。这个由沿街闲置房屋“腾笼换鸟”而来的创新基层治理点位,在概念阶段就提出要融入休闲、便民、议事等功能。开业前,街道还组织周边居民提建议。开业后,结合时间节点、居民诉求等,将一部分社区公益活动落地于此。
      
       明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欧邑小站日前开展了一场关于认知障碍的邻里分享会。来客中的半数是周边居民。居民张小姐在会上积极发言,在她看来,这间社区咖啡馆不仅盘活了街区资源,为社区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带动了街区活力,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与参与感。 ▼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比如,会插花的居民每周帮忙布置小店,还有人送来漂亮的闲置花盆;有居民帮着策划新活动,与周边艺术馆、公园“梦幻联动”。咖啡馆内的便民角也不时被居民添置了新物件:书本、装饰品甚至轮椅、宝宝餐桌等,至今仍在不断“上新”。
      
       在拥有市区最大保障房基地的江湾镇街道,近期也以一场“彩虹湾美好生活轴”居民参与式调研活动,再度把话筒交给600位居民,倾听他们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真知灼见。一年前,全市首条市民智慧步道花落彩虹湾红馥里——这背后,是居委会干部与居民志愿者几十上百次的步行丈量,在不破坏现有设施、绿化覆盖率基础上,最终将合乎长度规范的步道“完美嵌入”公共活动区域。落成后,又通过调整出入口、互助教学等方式,让这个高科技产品“出圈”,成为周边居民的打卡点。
      
       集聚资源打造“高大上”新地标,“小圈”成就“城市会客厅”
      
       作为中心城区,虹口区资源集聚、交通便利。近年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打造的不少“高大上”新地标,不仅让“常驻人口”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也成为更多市民游客有口皆碑的“城市会客厅”。留存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也提升着城区的品质。
      
       地处嘉兴路街道的环瑞虹社区,住宅区、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等一应俱全,而且公交线路通达,覆盖地铁4号线、10号线。前几年,创业青年小徐正是看中此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极大便利,将公司落户于此。最近,他发现这个“圈”愈发具备“会客”功能——去年底开业的太阳宫,首店、潮店云集,除了满足市民日常需要,这里也因地铁直达、活动丰富而成为举办商务活动“倍有范儿”的新选择。
      
       “圈”中的和平公园也将在下个月完成改造开放,老公园保留熟悉的区域设定,又顺应时代完善功能,让人看到诗意更感到暖意。比如,“生态岛”是根据原动物园地势改造成环保生态的江南园林,并用直播形式“留”下曾在这里生活的狮、虎;儿童乐园沿墙处新开了公园大门、新建了车库,还新增了专为孩子服务的自然教育中心……在环瑞虹社区,“大城小圈”不仅“圈”出了居民的幸福密码,更以“顶流配置”成为“城市会客厅”,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发展。
      
       在四川北路街道,鲁迅先生培育“火种”的木刻讲习所已于一年前在原址开放。经过修葺,百年建筑“向史而新”,留下三楼居民,将一楼二楼居委会办公室改造成陈列馆、社区会客厅。在这里,讲着上海方言的老爷叔比划着向外国游客诉说“家里的故事”,大咖学者的讲座糅合在煮茶叶蛋的香气里。
      
       居民生活因“圈”而多元,游客体验也因“圈”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