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占悦
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有着300年历史的吴良材眼镜店正紧锣密鼓地装修。这里即将开出首家品牌焕新店,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眼镜博物馆体验店。从店铺改造图纸到陈列布置,再到艺术装置呈现,这些“跨界”理念均由一支95后团队牵头完成。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创业导师倪海郡从校内招募了10余位“核心创作者”,带领学生们实地考察老字号的“生存环境”,参与更迭创新,也为他们未来择业老字号、合作老字号做好铺垫。
上海,中国近现代商业重镇,拥有180余家中华老字号品牌。历经市场竞争、时代洗礼,这些老字号积极主动传承技艺,开拓创新,接驳市场,也为就业创业带来新平台新链接。
Z世代(指在1995年-2009年出生的一代)也慢慢改变择业观,有人将视线转向代表着海派文化与“轻生活”的老字号。他们选择同老字号“牵手”,注入年轻视角与态度,开辟出就业创业的新赛道。以黄浦区人社局为例,近年推出“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扶持等,已让50余家老字号企业因为年轻力量的加入而焕发生机,更惠及上百名青年就业创业者。
老店破题
砍掉一半商品陈列
一家眼镜店为何要砍掉一半的商品陈列?
年轻团队来到吴良材眼镜总店首先做的,就是调研。在与顾客们交流中,他们发现老字号眼镜店内,商品陈列满满当当,但由于陈设固定、显得生气不足,更让顾客“乱花渐欲迷人眼”,无从选择,导致“新增流量”较少。同时,他们也发现,上海眼镜市场的需求量依旧很大,防晒、防蓝光等使用场景不断增多,品牌依旧有较大市场机遇。“一家有300年历史的眼镜店,应充分接驳这些新需求。”
课题组也调查比对了国际某潮牌转型案例,发现许多店铺都采用跨界方式,以“眼镜店+”拓展品牌维度,比如在店里设置艺术装置、创造观展场景,让购买的兴趣从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由此,他们提出要让“眼镜店变得不像眼镜店”。
吴良材眼镜店的“升级改造”开启。团队提议,将原有的眼镜陈列砍掉一半,将余下的空间改为陈设品牌历史、消费场景等。“眼镜店售卖的已不单单是眼镜,更售卖眼镜背后的故事。”倪海郡说。
团队还提出,在眼镜店门口放置品牌形象“吴老爷”的多媒体艺术装置,为来往每位顾客“匹配”跨越百年的眼镜风尚,“每一副眼镜都成为一道风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就连营业员的“站位”也有讲究。学生们建议,“打开”柜台,让营业员与顾客近距离沟通,提升服务品质。
结合当下数字化技术,课题组还酝酿为眼镜店打造“线上平台”。从预约、选品,到验光进展,每一步都能清楚呈现,消费需求“一键直达”。
吴良材眼镜店推陈出新,折射出众多老字号的现状。既要吸引年轻消费者,也要保留传统风韵。倪海郡带领的Z世代团队还做了众多老字号的“新包装”,不单单是硬件环境的改造,也从消费渠道、产品设计、人才补给等全产业链增添“年轻引力”。
青年破圈
争做小而美的“主理人”
以往,老字号并非年轻人的就业首选。
可00后的韩雨婷却偏偏选择了这条不同寻常的路。从大三暑假开始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三阳南货店,如今成为最年轻的店长。自由创新,是她择业的关键点。
彼时,她参与“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获得了前往三阳南货店的实习机会。其间,她发现售卖的粽子平平无奇,外包装只印着品牌名称。韩雨婷凭借自己的绘画功底,绘制了卡通版的粽子外包装,搭配上水波纹图案与龙舟元素,当即被企业经营方认可并投入生产。
“好想法即刻得到反馈,老字号很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从实习至今,韩雨婷主导了近20件产品的推广创新,几乎所有金点子都落地,也有广阔发展空间。据悉,“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还跟众多高校合作,学生们可以课题组的方式参与老字号创新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专业研二学生沈婕在校期间加入课题组,参与5个老字号创新项目。其间,她将前往一家老字号企业展开实习,未来也将会朝此方向寻找工作。
在“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中,老字号公共创业实训基地的建立让学生们在毕业前获得实践机会,继而由实习转正,抑或从事老字号相关研究,实现高质量就业,获得职业成长。行动开展5年来,共计发布创新需求167个,促成意向合作成果51个。不光是获得工作机会,更能承载青年创新创业梦想,让参与行动的青年,能够实现与老字号的“双向奔赴”。
市中心一间曾售卖照相机支架的房间,近期摇身一变成了集文创店、咖啡馆、电竞区为一体的潮流地。这是95后章瀚峻与老字号星光摄影的“联合创业”,吸纳了数位应届毕业生来实习,收获了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