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红色话剧《前哨》直播月日前落幕,作品采用了嵌套式多时空结构,串联起几代青年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本报记者 王筱丽
24场云演出、累计收看人次突破613万、微博互动超四万人次……大型原创红色话剧《前哨》直播月日前收官,在以年轻人为主力军的网络平台,《前哨》收获了高人气与高口碑。
其实,线上的“火”并非偶然。在《前哨》前几轮的剧场演出中,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就注意到了青年观众竞相购票观演的情况。“致敬”“泪目”“这是青年人讲青年人的故事”……云端演出时屏幕上方飞过一条条弹幕,是网友的心声在共鸣,“左联五烈士”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让无数人“破防了”。剧终时,一场盛大的桃花雨落在主人公们的身旁,而龙华桃花所承载的希望与光明也落在了年轻人的心间。
多时空交汇,引领当代青年探向历史深处
1931年2月7日,左联五位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被秘密杀害,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90年后的2月7日,话剧《前哨》在上戏实验剧院首演。“以笔为戈,也能站在革命前哨”,作品剧名正是来自左联在1931年五烈士被枪杀后不久出版的机关刊物《前哨》,名字由冯雪峰和鲁迅亲定,创刊号为纪念战死者专号。
突破一般话剧的叙事方式,《前哨》采用了嵌套式的多时空结构,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和2020年,三条时间线平行展开。在2020年的“时空”中,导演系学生左浪和姚远正在导师王近的指导下排演一部写于30年前的未完成的剧本。90年前的同龄人心情是怎样的?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带着这些问题,当代年轻人们研读剧本、查阅资料、参观烈士纪念馆,试图解开内心的疑惑,而台下的观众也一起走进了历史深处。
“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并打动了观众的心。”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李晓辉对记者表示,“《前哨》在人物形象刻画和舞美设计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用唯美的方式展现了‘左联五烈士’人性的光辉。”作为《前哨》的指导单位,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作品的创排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支持。在李晓辉看来,“左联五烈士”的事迹能够启迪当代年轻人对于生命和信仰的思考。“明知道前方就是死亡,但他们为了终生不渝的信仰坦然接受了一切,这种情怀非常可贵。”
“无论是30年代还是90年代,热血青年的心是相通的。”《前哨》里,左浪由衷地对她的同学们感叹道。随着故事的推进,不同的时空产生了交汇。剧中有一幕,鲁迅正与左联青年们在一场沙龙中交流进步思想。与此同时,创作者将当代的学生们穿插进了场景中。讲到深处,鲁迅将手轻轻按住当代青年左浪的肩头,不同时代的青年借由场景的重叠得以聆听同一份谆谆教诲。
在“不落幕”的浪漫回望中,致敬同龄先驱者
《前哨》的诞生与黄昌勇的学术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黄昌勇曾深耕左联文学和左联文学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去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龙华24烈士牺牲90周年,他便带着使命感,决定将心中的情怀投入到一部话剧作品中。
“诠释革命题材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要摆脱模式化、说教式的表达才能吸引年轻人主动来看。”黄昌勇向记者介绍,编选《革命歌集》的李伟森、在鲁迅和“左翼”之间架起桥梁的柔石、“要做秋瑾”的冯铿……五烈士的故事有各自的动人之处,如何把他们的形象准确地以艺术化的方式传递给年轻观众是主创从最初就思考的课题。
“《前哨》本身就是一个年轻题材,剧中描写的对象就是90后、甚至00后,它自然地会与同龄的年轻人产生共情。”黄昌勇表示,“当代学生回望、穿越进历史的方式也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没有酷刑、没有斑斑血迹,在多媒体技术的衬托下,《前哨》给人的观感是浪漫的、柔和的,而这正体现了黄昌勇的创作初衷:“五烈士是当时最时尚、最先锋的一群人,他们是先驱者,我想把他们‘美’的一面表现出来,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历史情境中去。”
虽然是四幕话剧,但《前哨》全程并没有暗场,可以说是一出“不落幕”的话剧,这也与影像的灵活运用密不可分。剧中播放了多段电影,包括表现青年王近30年前为了研究左联到上海图书馆旧刊阅览室借阅《前哨》杂志以及五烈士牺牲后鲁迅和冯雪峰主导编辑《前哨》纪念专号并印刷的过程等内容。
虽然影像运用在当代话剧舞台上已经有过诸多尝试,但《前哨》仍进行了新的探索,邀请导演郑大圣在横店按照故事片级别拍摄了短片,以此更有力、更真实地展现历史事件,戏剧和电影结合的舞台呈现方式也获得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和审美共鸣。
据悉,《前哨》的新一轮演出计划已经确定,巡演将于上海起航,于8月23-26日在上戏实验剧院连演四场,9月起还将陆续登陆苏州湾大剧院、宁波大剧院以及北京大学,共进行11场演出。《前哨》由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