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5-02 第27,21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专版

大企业、大平台暖心举措为中小商户纾困解难

“对小店来说,这五千多元补贴像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徐晶卉
      
       街头小店停摆、购物中心闭店……面对疫情,大量商户都主动响应政府号召,静待申城回归日常。如今,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已开始逐渐复工,但不少中小微企业碰到了实际困难:经营停摆近一个月,几乎没有任何进账流水,可店面租金、员工工资却近在眼前,怎么办?
      
       疫情封住了客流,却封不住城市中的温暖与春意。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一批商场和平台已率先伸出援手,有的推出租金减免,有的想办法盘活资源,“上保运营,下保供应”,为中小商户切实解决难题。
      
       3月30日,是珍欣家常菜封控前最后一天营业。平时,店主刘跃一家人的生计都靠这家门店支撑,在封控歇业的日子里,夫妇俩心里却有些焦虑:“房租一个月近3万元,加上员工月薪一个月纯支出就要6万多元,现在毫无账面流水,怎么办?”
      
       艰难时刻,外卖平台伸出援手。美团于3月1日发布帮助中小餐饮商户纾困的6项帮扶举措,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困难商户(日均用户实付交易额下降超过30%)实施“佣金减半、且1元封顶”,缓解商户经营困难。4月初,刘跃根据提示提交了申请,没过几天补贴就下来了,收到了5000多元的现金返还,算下来,过去每个线上订单的佣金从5元降到了1元。“对于小店来说,这5000多元补贴像是雪中送炭。”刘跃说,线下不少餐饮连锁品牌已逐步复工了,“看到希望了,就盼着小店也能尽快解封”。
      
       据美团统计,近一周,上海约有500家甜点饮品门店恢复了营业,同时有百余家火锅和料理门店陆续复工,用户需求持续旺盛,部分地区外卖订单量已恢复或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月星集团于4月16日拿到市商务委下发的生活物资保供证明,随后,上海环球港、月星家居澳门路店、松江店内的合作品牌开始或者准备复工复产,多数商户进入保供白名单。如何为商户的复工复产提供支持,放在了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的心头,很快,一条“品牌-物流-市民”的“最后一公里”服务链路就落地实施了。
      
       “对于集团来说,对中小商户最好的帮扶,是‘上保运营,下保供应’。”在丁佐宏看来,商场内很多商户都是单打独斗,虽然进入复工阶段,但难以形成服务链条闭环,需要平台撑一把,“我们有责任发挥平台整合优势,打通‘最后一公里’,将产品和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此前,环球港还提出“对环球港品牌商户,减半个月租金,减半个月物管费,减半个月能耗费”的“三减半”举措。珠宝品牌IDO负责人童博文告诉记者,门店的租金成本减少50%,压力就减少50%,能极大缓冲经营上的困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保运营,下保供应”是不少商场的共同选择。前段时间,上海夜经济“夜娱地标” FOUND158推出一项暖心举措——“三保”爱心外带卡,向上链接可提供团购服务的商户,缓解租户经营压力,向下则对接有需求的企业用户,为保供应增加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