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小波 通讯员 傅潇瑶 金丽娜
封控筛查的通告刚下,3月28日凌晨,奉贤区的3227名年轻干部就组成了一支突击队,奔赴街镇村居抗疫一线,他们分别来自全区各委办局、街镇、开发区和区属国企,平均年龄29.7岁,其中90后、00后占了74%。在完成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过程中,他们经受考验,锤炼出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作风和品质。
“现在急需50名志愿者,早上6点到达海湾点位。”3月28日凌晨2点,奉贤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年轻干部突击队”的志愿者迅速集结,一个名为“人社支援海湾抗疫”的微信群也建立起来,人数一下就超过了70人。
“出发之前我们局里和海湾镇有过沟通,一共分配给我们9个点位,每个点位平均2000多个居民。”1993年出生的方培蓓,是奉贤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委书记。时间紧、任务重,突击队刚抵达目的地,就立刻奔忙起来。她说,“因为这次派来的志愿者之前都有过核酸检测扫码的经验,所以给安排的都是关键岗位。一来就上岗,无缝连接。”
凌晨3点多,29岁的奉发集团高屋置业前期开发部团支部书记孙恺峰告别年幼的儿子,从家里出发赶赴西渡街道益民村,和奉发1队的其他志愿伙伴汇合,开始了“干在村里、吃在村里、住在村里”的生活。
“1、2、3……10,大家10人一组依次进入采样区,不要着急,保持好间隔。”在益民村,孙恺峰等人维持下的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有时,个别村民因排队问题有些情绪,孙恺峰也会耐心和对方沟通。他说,自己在益民村这几天也学到了不少,“用一些亲切的称呼拉近关系,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一位“驻村人”、1997年出生的交能2队队长何如沁则住进了金港村。对于这段在村里同吃同住的特殊经历,她十分感慨:“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大家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每天早上6点多,何如沁就要开始忙碌:给队员分派任务、为老年人打印纸质核酸检测码、维持现场秩序、为村民送物资……
由于物资配送到村的时间不定,有时何如沁只能利用碎片时间就地休息,手机更是片刻不敢离身,生怕错过了什么事。
“被指派为队长的时候,我担心自己胜任不了,就边学边干、勤学多问”。
关键时刻,年轻干部都顶得上来;危难关头,年轻干部也豁得出去。他们也给基层各村居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村里的老党员说:“这些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党有号召、就有行动,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村里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年轻人来了三天,都没办法洗澡。但从没听到他们抱怨过一句。”五宅村党总支书记沈波提到,村里的工作很繁杂,除了核酸检测、爱心物资发放外,前期还要挨家挨户进行人员排摸,十分费时费力。年轻干部突击队的支援,解决了村里防疫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新一代年轻干部敢于挺身而出、冲锋一线的拼劲,这对村干部来说也是一种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