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4-01 第27,18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艺评论

工业量产思维下,多少青春剧被“甜就够了”给耽误了

从《余生,请多指教》(左图)到《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上图),青春剧再一次成为网络话题的焦点
       黄启哲
      
       从《余生,请多指教》到《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青春剧再一次成为网络话题的焦点。对于喜欢这类剧集的观众来说,剧情走向摆脱了早年恋爱剧车祸、绝症、四角恋等极致化戏剧元素,将初遇的悸动、恋爱的甜蜜、相处的磨合以轻松明快的氛围娓娓道来,辅之以精致养眼的场景服饰、文艺甜美的情话梦幻呈现。而对于另一部分观众来说,不够专业的职场呈现与过于美化的生活场景,依旧没能较好地修正这类剧集缺乏“烟火气”“悬浮感”的通病,日常的“甜蜜”多少带了点工业量产的“糖精”味道。
      
       “偏见”与“滤镜”正成为成国产青春剧的“一体两面”。带有对爱情憧憬滤镜而来的观众,满足于“撒糖”情节的密度。而另一部分观众则听到“甜宠”二字避之不及。甚至于还未开播,就在心中将其与“剧情悬浮”“脱离现实”画上等号。两种声音的激烈碰撞,某种程度上是工业量产思维下,对于青春剧创作不断窄化的结果。制播平台与营销方与其说是用“甜宠”“虐恋”这些标签来细分受众市场,不如说是在以“甜就够了”“虐到上头”来驯化观众,有意让“青春剧”与所谓“正剧”“职场剧”作出区隔,面对观众不够真实、专业的批评“讨饶”。可殊不知,观众忠诚的不是某一个标签,某一个类别,而是作品的质量与深度。这种“甜就够了”的创作思维,遏制的,是青春剧话题拓展的可能性。当影视制播方热衷以“糖精”小视频为卖点宣传时,也阻碍了其成为现实主义佳作的上升路径。
      
       这两年,青春剧不是没有向现实靠拢的努力。盘点这两年的青春剧,都热衷于通过男女主角的职业身份带来新鲜感,比如《你是我的荣耀》里娱乐明星与科研人员的组合,比如《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里特警队员与新手医生的组合。《余生,请多指教》也延续了这一趋势。男主角顾魏是三十而立的外科医生兼医学院副教授,而女主角林之校是音乐学院在校大三学生。因为林之校父亲罹患胃癌,顾魏机缘巧合成了他的主治医生,二人由此邂逅产生感情。他陪她度过照料父亲的至暗时刻追寻音乐梦想,她帮他走出阴霾重拾医者仁心的大爱,加之两人本身需要克服的年龄差和校园职场恋爱的磨合过程,这本该是一部有滋有味的青春剧。遗憾的是,年龄差间的矛盾被简化为是否愿意穿“情侣装”,作为医生伴侣,其矛盾则被聚焦在“医生工作忙碌,突发状况多难以陪伴”这个常规冲突点之上。而女主角违抗父亲“读师范”为自己争取来的大提琴音乐梦想,也只停留在口头之上,音乐生每天数小时乃至十几小时的练琴时间都没有展现。更匪夷所思的是,面对抗癌父亲,你根本看不到女主角为父母分担的成长与担当,选择医生的草率与照料细节的敷衍,令人感到就连亲人也沦为编剧谱写二人“命中注定”的“工具人”。
      
       可看不到职业生活背景带来的现实代入感与人物独特性,二人“非你不可”的恋爱宣言多少有些苍白。当观众追剧“上头”的热情褪去,回味追忆,除了被短视频高度凝练的男女主牵手、拥抱、吃醋、接吻等常规“撒糖”套路合辑,除了男女主角的深情注视与明媚笑容,很难找到留有深刻印象的台词、情节。更残酷地说,倘若剔除场景服饰、唯美镜头、青春靓丽演员这层层滤镜,青春剧,何其空洞、老套。
      
       诚然,观众收看青春剧,主要憧憬的是美好爱情,诚然,观众收看青春剧,也以解压养眼为第一诉求。可美好绝不止于“甜”,止步于吃饭看电影游古镇的流水账呈现,观众看到的,充其量只是“玩伴”;单凭公主抱、系鞋带、披衣服等所谓“男友力”情节,观众看到的,只是停留在分泌多巴胺、刺激肾上腺素的梦幻。影视主创对于婚恋如此幼稚的认知,决不能用一句“观众喜欢撒糖”就能够敷衍的。
      
       真正的甘甜,不是建立在平顺优渥的环境之中,不是建立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之上,而是贯穿于勇于面对现实、携手共渡的点滴累积之中。甚至,只有品尝过逆境的苦痛,才能感受到越能凸显感情的珍贵,相伴的甜蜜。无须谱写传奇,只着眼当下,我们为身着防护服隔空比心的抗疫“90后”夫妻感动,为丈夫送别“逆行”妻子许诺做一个月家务的故事而暖心,是因为“比心”这个动作“甜”吗,是因为承诺“做家务”就是“人类高质量男性”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透过动作与承诺,看到了他们在相守之中,对于彼此社会价值与高贵品格发自内心的真诚赞赏与身体力行的支持认可,这样的爱情,又岂是一个“甜”字就足以概括?
      
       舒婷在《致橡树》里如是写道:“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而这,何尝不是青春剧所该着力书写的美好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