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仲启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我们不仅需要干好中国民主的实事,也要讲好中国民主的故事。
西方主流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就是“那种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做决定的权力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将民主等同于“争夺选票”。如果争夺选票就可以和民主画等号,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所谓民主国家的选举参与率和政治认同度如此之低呢?有的年轻的“民主”国家,却至今维系着长达两三百年的世家豪族和特权阶层,有的历史悠久的“民主”国家,还供养着庞大的王室,或仍然存留着事实上的“贱民”阶级。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民主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
身份解放和机制建设是民主发展的两大支柱,单纯从选举机制的有无来界定民主与否是不科学的,甚至是虚伪的。实际上,民主的前提和首要含义,应当是人民的身份解放和平等。一个国家如果只是建立了形式上的选举制度,却依然保留甚至固化阶层藩篱,在制度上、文化上维持着系统性的身份排斥和事实上的等级体系,那么它的民主性必然是要受到怀疑的。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彻底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中国人民不分性别、种族、肤色、阶层、宗教信仰,均获得了普遍化的身份解放,真正成为了共和国的主人。这奠定了人民民主的坚实的政治社会基础。在身份平等和包容性层面,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无疑比欧美的资产阶级民主更为广泛、更具优势。
马克思明确指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丰富的民意实现机制,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在政府治理中,创造多种渠道倾听与回应民意。“基层立法联系点”“人民建议征集”“开放式决策”“电视问政”等机制,在决策链条中嵌入了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的环节,使得利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有机会在行政过程中行使民主权力。同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为各级政府治理实践的基本追求;“12345,有事找政府”的观念在许多地方深入人心,中国真正找到了“回应性政府”的实践路径。
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不仅创造各种民主参与平台,更注重增进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群众参与和表达层面,不断丰富发展民意表达渠道和议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通过共商共议来创造共识、增进团结,最终让群众得实惠,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真实价值。
我们必须警惕民主标准背后的话语陷阱和政治霸权,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归根到底,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际中去,通过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充分而又强劲地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与内在价值。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际成效,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形态,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